第72章 訓練方法的展望(晚上還有1章)(1 / 2)

小栗帽的第一次負重訓練很順利。

專門設計的負重裝備很合適,衣服部分很輕便貼身,配重的金屬板又比較薄、固定比較緊,她在訓練的時候肌肉、關節活動很便利。

訓練成績顯而易見的下滑了,如果用階段來對比,她現在各方麵表現出來的水平要比剛入學時低20到25個百分點。

這個數字看上去不大,但是具體到實戰就是另一回事了。

打個比方,如果負重狀態下的她和無負重的她比一場1200米,那麼會輸掉10馬身以上的大差。

不過這也是這次負重訓練的目的,如果她能完全適應40公斤的重量,等到脫下負重,實力絕對會提高一個明顯的檔次。

甩現在的自己10馬身肯定不可能,負重訓練沒有那種脫胎換骨的能力,真正想要煥然一新的效果,還是要靠日積月累。

但比現在快幾米是絕對沒問題的,這種進步如果能持續下去,等到進了中央,比賽一定會更加順利。

這些都是訓練結束後的簡單梳理,北原還沒有進行深入的分析,因為宮村京子有一些建議要說。

晚飯後,訓練員辦公室,北原和宮村京子一人一杯熱牛奶,宮村京子先來了句開場白。

“我想提議北原先生在小栗帽的訓練裡加入一些醫學檢測手段。”

她開門見山道:“從老師那裡我了解到,北原先生對國際方麵的訓練方法也有研究,並且也想過引入一些,比如醫學檢測。”

這的確是北原早就想過的事情,出發去東京前,他就跟叔父六平銀次郎提過這些。

但他一開始就知道,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

首先就是自身能力。

賽馬娘的運動醫學已經是是一門很係統的綜合性應用科學,健康狀況、運動能力及影響因素,運動性疾病的防治、疲勞的消除、損傷恢複,還有營養均衡方麵,這些都需要極為專業的素養。

他懂一些皮毛,最多懂得訓練角度的一些醫學技巧,除此之外,他可以說一無所知。

生理、病理、藥理、解剖,醫學基礎的三理一剖他不懂。

臨床診斷、生化治療、心理等領域,他也就在心理學方麵有些心得。

更深入的,細菌學、病菌學、微生物學、基因學……這些他不要說懂了,也就僅限於知道個名字而已。

原本計劃裡,他也打算離開東京前采購一些運動醫學設備來輔助訓練,同時慢慢深入學習。

但宮村京子的出現,讓他改變了這一想法。

讓這名現成的醫學高材生負責此事,甚至負責器械方麵的采購,顯然是人儘其才的最佳選擇。

“不錯,我是有這樣的想法。”

北原點頭道:“按照我的了解,國際方麵已經在這一領域有了完整的體係,將各種指標細分到了相當的程度,還有著配套的專業設備。”

“人體形態指標、末端肢體力量指標、呼吸係統通氣能力指標、腹肌功能、心率功能、柔韌性功能、機體神經係統動態反應速度、上下肢常態力量及爆發性、平衡協調性。”

“我所知道的大概有這些,有什麼不全麵的,京子你指正就好了,不用顧忌什麼。”

……這還有什麼指正的啊……

9大機體指標你全都說了,我再指正……

難道讓我現編一套新的嗎……

對北原的知識水平目瞪口呆了下,宮村京子忽然怯場起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