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公府。
賈探春此時正在書房內低頭默讀賈瑛所寫的東西。
表麵看起來波瀾不驚。
但是內心深處早已經翻江倒海。
隻因為賈瑛所寫的東西實在是太過驚世駭俗。
哪怕賈探春的見識遠超大多數的男子,但也被震驚到久久不能說話。。
“哥哥為何要行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韙的事情?”
“這件事一旦提出來!”
“必然會引得全天下的士大夫起而伐之!”
賈探春此時也意識到。
這件事一旦暴露出賈瑛才是幕後勸諫之人,勢必會引來無數人的圍攻。
賈瑛則是沉聲道:
“本公多次北伐,於民間生計無不深知。田野小民俱係與有身家之人耕種。豐年則有身家之人所得者多,而窮民所得之分甚少;一遇凶年,自身並無田地產業,強壯者流離四方,老弱者即死於溝壑。”
“士大夫所為至此!”
“朝中士大夫與天下百姓為難,那便是與本公為難!”
“本公身份敏感不能直言不諱,隻能是借助貴妃的身份來勸說陛下,此行得利於天下百姓,功在當下利在千秋!”
事實上。
賈瑛此言半真半假。
一來是為了百姓所為,二來則是借此反擊馮桀等人的謀劃。
果不其然。
賈探春聞言頓時動容不已。
“兄長深明大義,目光長遠,可惜陛下不知道兄長心係家國,否則又何必讓娘娘代為傳達。”
皇宮之中。
德陽殿。
慶隆帝愁眉不展,看向
“丞相的意思是,現在外麵的難民,不想去北方墾荒?”
“大量的難民正在朝京城湧來?”
“當真是目光短淺!愚蠢至極!”
本以為這次北伐勝利。
這百萬難民就有安置的地方了,結果不曾想坊間民憤四起,更是傳言朝廷將原本打算賑災的錢糧都用到了打仗上。
一時間。
無數難民朝京城方向來鬨事。
慶隆帝陷入了沉思。
這怎麼和事先預想的不太一樣啊?
馮桀又是上前大聲喊道:
“啟稟陛下!”
“如今民間對北軍怨言頗深,要是繼續這樣下去,隻怕百萬難民都將聚集在京畿重地,隨時有可能威脅到陛下的安危啊!”
“所以臣還有諸位官員都一致認為,絕不能再讓北軍繼續用兵!”
慶隆帝一時間不解。
這可是皇爺爺托夢給他出的主意,怎麼可能有錯?
為什麼這些百姓明知道北方有田地可以耕種,卻還是不願遷往北境之地?
偏要當無田可種的難民?
“陛下難道忘記了此次北伐開疆拓土的目的是什麼?”
辛棄疾朗聲高呼。
擲地有聲道:
“陛下所言拓土以強國,如今遼東地區有百萬畝濕潤肥沃的田地閒置,草原人不懂得利用隻能是種植牧草,若是讓我大乾朝百姓來耕種,自然是能夠讓百萬難民得以安置。”
“然拓土以強國的目的,又何嘗不是民富則國強?”
“臣提議!”
“陛下何不頒布詔令,凡是願意前去遼東安置的難民,五年之內,皆可免除稅收”“!”
直接免稅五年?
要知道古代朝廷的重要重要經濟來源就是各地的人丁稅。
這個提議。
卻是讓慶隆帝眼前一亮。
民以食為天!
北方的百萬難民之所以會成為難民,皆是因為其田地被當地的豪強鄉紳所占,沉重的人丁稅讓這些人成為難民。
一旦發出五年之內免除人丁稅的詔令。
勢必會讓朝著京城湧來的難民轉道北上墾荒。
“愛卿言之有理!”
慶隆帝點頭同意道:“燕雲賦稅本就微乎其微,隻要能夠解決這些難民的安置問題,一切都可以商議!”
“昔日東漢黃巾之亂民不聊生,北方難民無數,便是名將皇甫嵩上書朝廷免除了北方的各州郡賦稅,由此才能夠讓大量難民重拾信心生活下去。”
“即刻擬旨,勸說難民進入燕雲十六郡自力更生!”
朝堂上。
馮桀等人的臉色稍稍有些尷尬。
也未曾想到。
這一招釜底抽薪直接扭轉了百姓對北邊戰事的看法。
朝廷詔令一經過發布。
旋即在北方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五年之內免除稅收!
這對於飽受人丁稅摧殘壓迫的百姓來說,簡直就是久旱逢甘霖。
大量難民湧入遼東。
一時間圍繞在京城附近的難民日漸減少。
“啟稟陛下!”
“元妃娘娘求見,說是有要事稟告。”
夏守忠低垂著眼角小聲稟告。
北方百萬難民的問題暫時被解決,這讓慶隆帝最近幾日的心情不錯,旋即高興道:
“宣元妃覲見。”
隻見賈元春進入內殿,俯首說道:
“啟稟陛下!臣妾恭喜陛下能夠解決百萬難民的安置問題,然而昨夜無上皇再次托夢,臣妾雖然知道會影響陛下的心情,但茲事體大,還是不敢不報!”
慶隆帝這時候已經被信得七七八八。
聽聞無上皇再次托夢。
立即緊張起來。
“皇爺爺又說了什麼?”
“如今北方難民安置妥當,大乾朝國運應該是昌盛繁榮!還有何大事要發生?”
麵對慶隆帝的質疑。
賈元春麵色凝重,肅然道:
“啟稟陛下!”
“無上皇讓臣妾問陛下一個問題,百年之後,陛下以為大乾朝國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