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士大夫成最大隱患,慶隆帝震驚中啟動反擊(2 / 2)

百年之後?

慶隆帝的眼神充滿了希望和興奮之色。

一臉驕傲道:

“百年之後!”

“大乾朝必然是國力強盛,人人安居樂業!北方經濟繁榮,人口眾多!”

“國泰民安!”

然而。

賈元春連連搖頭,冷聲道:

“無上皇告之臣妾!”

“百年之後,天下稅收驟減不足十分之一,朝廷國庫虧空,隻能是繼續增加苛捐雜稅。”

“屆時民間百姓交不起稅收,隻能是賣地求生。”

“而那些士大夫讀書人,卻因為有功名在身,能夠免除稅收,各處收購小民賤賣的田地。”

“朝廷稅收越來越重,小民不堪重負繼續賣地。”

“周而複始,長久以往隻會讓北方百萬難民的場景重新上演,百年之後,甚至於難民不止百萬!屆時天下皆反,百年之後大乾朝依舊是國運衰竭!”

轟的一聲!

這一番話卻是讓慶隆帝直接愣在原地,甚至於連一旁的夏守忠這個太監都聽得冷汗直冒。

一切都豁然開朗了。

為什麼大乾朝的稅收越來越少?

甚至於如今的稅收還不足開朝之際的一半?

慶隆帝突然扭頭朝著夏守忠問道:

“如今外麵一畝良田,售價多少兩?”

夏守忠不敢懈怠,連忙回應道:“回陛下,如今京城附近哪怕是一等田,每畝也就價值一兩銀子!”

“沒記錯的話,二十年前,一畝田尚且價值六兩銀子。”

“短短不到二十年的時間,卻是低賤了許多!”

“賤賣田產的小民越來越多,良田價格自然也就比不得之前了。”

又全都讓無上皇說中了?

慶隆帝隻覺得背脊直冒冷汗,心裡麵也是涼颼颼的。

“難道這土地問題就沒有辦法解決了嗎?”慶隆帝一時沉默下來,“要是繼續這樣下去,不用等到百年之後了。再過個一年朝廷的國庫就要見底了。”

“這些年各地稅收已經是驟降。”

“朕還以為全都是天災人禍的原因,不曾想原來真正的原因在此!”

“皇爺爺可說了解決之法?”

慶隆帝將希望寄托在自己的皇爺爺身上。

對於托夢一事已經沒了懷疑。

畢竟這件事可是觸及到了整個士大夫集團,沒有人會原因冒如此大的風險胡言亂語。

賈元春支支吾吾,最後還是咬牙說道:

……、無上皇在夢中說,如今科舉盛行,士大夫皇權特許不用繳納人丁稅!乃是土地兼並的根源所在,唯有徹底廢除文人的免稅特權,同時取消之前的人丁稅,實行攤丁入畝的政令。”

“方能阻止大乾朝重蹈覆轍,否則曆朝曆代便是前車之鑒!”

取消文人特權?

廢除人丁稅!攤丁入畝!

這簡直就是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啊!

夏守忠驚得不敢吱聲。

一旦慶隆帝決定做出改變,那就意味著要將天下士子讀書人給徹底得罪了。

“這,這件事朕再好好考慮考慮!”

“元妃辛苦了,早些回去吧!”

慶隆帝雖然有雄才大略,有心改變目前大乾朝的頹廢狀況。

但是這件事絕不能隨便動彈。

賈元春也知道這是要得罪了整個天下的士大夫,隻能是試探著提出,不敢繼續勸諫旋即悻悻退下。

殿內陷入沉默。

慶隆帝雙目緊閉,內心深處正在做著巨大的鬥爭。

“夏公公,你說皇爺爺的夢是不是真的?”

夏守忠心裡盤算起來。

朝中的士大夫素來自恃清高,根本就看不起他們這些宦官,很大原因就是因為士大夫能夠倚仗功名耀武揚威。

文官與宦官的矛盾。

也是千年以來積攢已久不得解決。

夏守忠沒有正麵回答,反而是感慨道:

“陛下想必也略有耳聞!”

“如今京城內勳貴王侯遍地走,這些勳貴誰家沒個十萬畝田地,那都不好意思出門上街。”

“一家幾十萬畝的田地,不用交稅尚且無傷大雅。”

“那兩家、三家亦或者是上萬家呢?”

“雜家聽說,馮相家中光是在江南的家業便超過了五十萬畝地。再加上京城附近的他莊子,難以想象啊!”

夏守忠早就看馮桀不爽了。

對於他名下的各處田莊更是眼紅不已。

此時正值落井下石的機會。

夏守忠哪裡肯放過。

就差添油加醋描述一番了。

說罷。

慶隆帝的手指不禁顫抖起來。

田地降價貶值!

農民賣地維持生活!

免稅的官田越來越多!

交稅的私田越來越少!

這意味著。

大乾朝的稅收驟減,百姓不願繼續種田。

各地流寇難民暴增!

惡性循環!

最終得利的反而是那些皇權特許一直免稅的讀書人!

“該死!”

“原來大乾朝最大的敵人,是這些有功名在身的士大夫它?”

“天災人禍隻是一時的,但是這士大夫如蛆附骨,簡直就是不把大乾朝的血給吸乾淨不會善罷甘休啊!”

慶隆帝猛地睜開隼目。

眼神如炬!

恨不得要把鐵牙給咬碎了。

慶隆帝自恃一代雄主,兢兢業業勤政愛民,就是為了能夠讓大乾朝國運昌盛!

為的就是史書上記載他是聖明之君!

啪的一聲!

慶隆帝拍案而起,低吼道:

“朕嘔心瀝血勵精圖治,甚至於不惜廢寢忘食處理國家大事,卻不曾想,朕一直委以重任的滿朝士大夫,才是朕最大的敵人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