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朝神京城外。
隻見賈瑛換了一身簡單的裝束,腰間懸劍,不知道尚且以為是哪家的貴公子罷了。
在賈瑛身旁。
同樣是一身華服的男子,目如鷹隼,麵色浮白。
雖然故意隱藏自己的身份。
舉手投足間卻還是讓人感受到一股貴氣油然而生!
若是朝廷大臣在此。。
必然會驚呼。
原來這人赫然是當今天子慶隆帝。
身後的人群中。
同樣是有無數侍衛隱藏其中,一行人騎馬來到城外的田間阡陌,一年又一年。
不知不覺城外又到了金秋十月。
隻見大量裝有錢糧金銀的馬車運往京城,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各地佃戶交予地主官紳的稅收。
照例會在秋收過後送往各家地主。
“咳咳~”
慶隆帝不自覺地咳嗽起來,臉色也是越來越難看。
隨後有意無意問道:
“大將軍今年府上的稅收可還好?”
賈瑛則是沉聲回道:
“啟稟陛下!”
“臣雖然是賈府之人,但是早年自立門戶,並未分得一田一地的家產。”
“隨後在戰場上建功立業,得虧陛下賞賜了不少金銀珠寶才得以養活家人,國公府人丁稀少,可供一家老小吃喝用度,所以並未置辦田產!”
賈瑛早就知道慶隆帝會有這麼一問。
哪裡還會頂風作案學那些勳貴到處賣地剝削佃戶。
再者說了。
自己府上的家產可都是真金白銀,花也花不完,何苦去剝削這些辛辛苦苦種地的莊稼人?
所以賈瑛自始至終都沒有置辦他田產。
如此新穎超前的想法。
或許對於古代人來說難以接受,但是對於賈瑛這種後世人來說再正常不過了。
並沒有很重的置辦家業想法。
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何必折騰?
一旦戰爭爆發這些田產隻怕是送人都沒人要。
慶隆帝聞言也是十分吃驚,詫異道:
“朕聽說京城官紳勳貴,誰家要是沒個幾十萬畝田產,那都不好意思出門。”
“大將軍年紀輕輕便位高權重,卻從未置辦任何家業?”
“那大將軍可曾為自己後人考慮過?”
許多勳貴之家。
大量的田產都是經過幾代人積累下來的,所以數量十分驚人。
賈瑛則是抱拳道: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
“然臣以為,後世子孫的福澤,何須延續五世?隻要能夠吃飽喝足即可,想要享受榮華富貴,那就要靠後人自己去爭取了!”
慶隆帝微微點頭。
對於賈瑛的看法又上了一層。
甚至於是想到了當年的蜀相諸葛亮,也就給自己後人留下了幾棵桑樹而已。
賈瑛雖然沒有諸葛亮那般高尚。
但是在如今的大乾朝上下依舊是獨樹一幟了。
一行人喬裝打扮。
又是在四處的田野間到處走動巡視。
到了一處山下。
隻見四周良田百畝,場麵十分壯觀,住在山腳下的農戶正在奮力收割糧食。
然而。
送糧的馬車並未往山下的村莊走,而是由農戶推著往山上而去。
這般情景。
又是讓心情稍稍好轉的慶隆帝臉色低沉下來。
“這是為何?”
“大將軍可否為朕解釋—二?”
慶隆帝已經有些懵了。
今日出城一番遊覽,卻是將他的三觀震驚得碎了一地。
明明各地莊稼收成還行。
卻為何國庫年年虧空?
賈瑛則是抱拳道:
“陛下常年深居宮中,想必不知道這其中的隱秘之事。”
“這山下的田地,全都是山上寺廟的田產,僧人不事生產卻利用山下農民的香火錢到處圈地,僧人自己不種植,便將田地租給佃戶耕種。”
“這些寺廟大都認識不少達官貴人,隻要將這些田產再掛到官紳名下,官紳拿了好處,再將這其中的稅收以香火名義捐贈寺廟,便可以避開稅收。”
“如此一來,不事生產的僧人反而是富得流油,山下供奉神明、勤勞耕種的佃戶卻吃不飽穿不暖!”
慶隆帝聞言頓時愣在原地。
腦海中不由得自行腦補出各種百年之後的畫麵。
民間田地全部歸入官紳。
小民無田可耕。
反而是那些官紳、僧人各個油光滿麵。
朝廷虧空。
百姓鬨事!
周而複始。
一個新的王朝再次揭竿而起推翻了大乾朝,隨後又是一個接著一個的輪回?
“皇爺爺的高瞻遠矚,遠不是朕所能想到的啊!”
慶隆帝在心中暗暗感慨。
“回皇宮!”
“召丞相入宮覲見!”
皇宮。
慶隆帝位於上座,看到馮桀入殿後,立即沉聲問道:
“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