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朝廷執行各種新政。
南來北往的商人更是將消息迅速傳播至江南一帶。
江南一帶。
幾乎就是世家豪強的聚集地。
大部分的田地都掌握在當地有權有勢之人的手中,土地兼並更是極其嚴重,民不聊生。
此時聽聞北方朝廷不僅免除徭役賦稅,而且還免費分發田地。
一時間。
所有人都像是瘋了一樣不斷地往北逃竄。
甚至於形成了幾個村子聯合起來拖家帶口往北方大遷徙的局麵。
江南一帶的官員迫不得已。
隻能是派重兵把守關隘交通要道。
使用武力脅迫百姓不得往北。
滿城風雨。
擾得整個江南人心惶惶。
大乾皇城。
賈瑛再次上表朝廷進行各地兵馬改革,要求廢除此前的軍戶製度。
轉而改為雇傭製。
消息一出。
又是引得滿朝文武震驚不已。
“我大乾朝軍戶製度延續數百年之久,從未出現過變革,也未曾有過任何不妥!”
“新兵入營自備兵器衣物,更是自古有之!”
“軍戶世代參軍,不得更改!”
議論紛紛。
賈瑛很清楚當前整個軍隊編製的弊端在何處。
那就是所謂的“軍戶製”!
百姓當兵不僅是強製性的,而且還是要自費準備口糧、兵器和禦寒衣物的。
而軍餉更是少得可憐。
這也就造成了人人都不願當兵,甚至於嫌棄武人的局麵。
一旦當了兵成了軍戶。
日後子孫後代都需要派人去當兵。
長久以往下去。
尤其是邊軍質量參差不齊,甚至於連普通的匪寇都不如。
這也是為什麼此前大乾朝邊軍數十萬。
在對外作戰過程中。
卻是連年戰敗。
賈瑛則是沉聲低吼道:
“夠了!”
“本王心意已決,從今日後軍中製度徹底進行變革,凡是自願參軍入伍者,一旦通過考核便能夠每月領取俸祿,同時分配一畝三等良田!”
“軍中所有一切吃穿用度,都由軍營負責!”
重新丈量土地後
根據田地的好壞程度又分為九等。
三等良田已經是屬於上等良田,而且還是免費分配贈送!
要知道以往一提到當兵。
那都是人人畏如虎狼。
賈瑛這個政策一出。
日後參軍入伍必然會成為香餑餑。
不等朝堂上百官表達不滿。
賈瑛又是繼續說道:
“各地郡兵、縣兵以及邊軍都是腐敗不堪已久,空拿軍餉卻毫無戰鬥力可言!”
“除去征西大營、征北大營以及北軍五校、禁軍六軍之外,各地軍營編製即刻執行新政,身體考核不過關者即刻逐出軍營!”
“兵員不足者就地募兵,隻要能夠入伍通過考核,一人分配一畝三等良田不得有誤,即刻執行!”
“軍營編製有限,初步預計招募水師、步兵、騎兵以及神機兵不超過六十萬人!”
“先到先得!”
六十萬兵馬都是賈瑛保守估計了。
這則募兵政策一出。
普通百姓為了能夠多分到一畝三等良田,必然會趨之若鶩,屆時隨便就能招募百萬新兵。
要不是賈瑛一直秉持精兵政策。
百萬大軍也不過是唾手可得。
從此以後。
大乾朝武人將士將會成為一種令人羨慕和向往的職業,也就是俗話說的職業軍人!
而不再是往日不被人看得起的半職業軍人。
而賈瑛心意已決。
滿朝文武不敢阻攔。
同時也知道。
賈瑛如此大刀闊斧改革兵員配置,甚至於要進行六十萬大軍的招兵買馬。
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給到南方對手的壓力。
要不了多久。
南北兩方勢力必然會有戰火燃起。
屆時。
揮師百萬下江南也不過是勢在必行!
招兵令一出。
又是引得各地百姓轟動不已。
聽說當兵能夠分配田地。
更是讓周圍縣城村子的青壯都蜂擁而至。
“當兵還能分配一畝三等上好的良田?”
“聽說還分發棉衣,每月還有兩百錢的軍餉!”
“還有這等好事?”
“但是隻要青壯,還要通過軍營的考核才行!”
“真的假的?”
這時候。
一名身穿儒袍的學子不屑道: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我們讀書人都分不到田,就你們這些大頭兵武人還能白得一畝三等田?”
“荒謬荒謬~”
圍觀之人都是半信半疑。
然而。
第一批前來報名並且順利通過考核的士兵,當場就收到了官吏分發的地契。
不僅如此。
還當眾分發了統一樣式的棉衣、窄袖。
還有預支的一個月軍餉。
足足兩百錢軍餉!
“真的!都是真的!!”
“娘!我也要去當兵!”
“真的能分田分衣服?還有錢拿?”
“我這就去把家裡的八個兒子全都拉過來!”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方才還出聲嘲諷的讀書人頓時尷尬不已。
眼神中更是充滿了羨慕
想他寒窗苦讀十幾年,結果還隻是個秀才。
人家去入伍參軍的。
隨隨便便就分了一畝三分地?
“你這個窮秀才,家裡都快揭不開鍋了,要不也去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