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萬全之策(2 / 2)

“難道關總對我們的判斷有懷疑?”

“絕對相信你們的科學依據!你們是這方麵專家,我是門外漢,無權懷疑你們的判斷。但幾位專家有所不知,三個鄉鎮曾極力爭取在他們那裡建廠,也許你們也看出來了,我一直在儘力回避跟這件事情沾邊,因為我老家就在金寨鄉。”關雲天解釋道。

“哦,怪不得呢,我們還以為關總對這件事不熱心,原來你在故意回避。不過請關總放心,我們選擇金寨鄉,完全出於對建廠綜合條件的考量,跟其他因素無關。”

“即使這樣,其他兩個鄉鎮也免不了在背後懷疑,但我已經儘可能消除人為因素,他們非要說什麼,我也沒有辦法。”

“關總,事先我們並不知道你老家在金寨鄉,我們隻是根據建廠要求和三個鄉鎮的具體條件做出選擇,跟其他兩個鄉鎮比較,金寨鄉的一個最大優勢在於運輸方便,彆的條件都差不多。”專家解釋道。

真是沒有想到,三四年前為了出入方便,關雲天獨自捐資為老家修建的那條鄉村公路,現在派上了大用場,正是有了那條公路,讓專家們最終決定把廠址選在金寨鄉。

“我就是隨便打聽一下,有人問起來,我好有個說法。鄉鎮之間的事跟你們無關,千萬彆往心裡去,按照你們的標準和原則,實際工作中該怎麼做就怎麼做,不要有任何顧慮。”關雲天道。

廠址選定後,省輕工設計院用了四十五天便拿出了設計圖紙,因為當年秋季就有大量核桃需要加工,金寨鄉的初級加工廠和開發區的榨油廠都必須抓緊時間開始建設,關雲天覺得整個涉農項目的管理工作應該做些調整。

到第四個年頭,漫山遍野的核桃樹一半以上已經結果,根據農科所專家的意見,往後的田間管理按照專家們規定的程序進行就可以了,也就是說用不著像頭一兩年那麼精細。

關雲天考慮撤銷項目指揮部,讓徐建民回歸昌達集團機關,繼續當集團公司的行政總監。老徐年近六十的人,在基層一待就是三四年,為了這個項目吃了不少苦,當初的核桃苗木,現在已經基本成林了,老徐理應回到機關。

為了對項目管理進行調整,關雲天召集葉佳怡和徐建民開會,“整個涉農項目發展到今天,前麵部分算是有了基本的雛形,三四年前栽種的苗木,現在已經長成了漫山遍野的核桃林,接下來的工作重點要轉到項目的深加工。現在,我們決定撤銷項目指揮部,徐總撤回集團公司,專心做集團的行政總監。”

“三萬多畝林地,將來的田間管理怎麼辦?”對於回到總部,徐建明當然很願意,但他放心不下北部山區那一眼望不到儘頭,他一天天看著生長起來的核桃林。

“我跟農科所專家溝通過了,他們說成林後的田間管理相對簡單一些,用不著像以前那麼精細,把工作交給各村的田間管理組去做就行了。”

“這樣放手我覺得不妥,說句不太尊敬的話,我對以村為單位那些田間管理組並沒有那麼放心,即使撤銷項目指揮部,為了有效監督各田間管理組的工作,我建議在集團總部設置一個辦公室,專門負責這方麵工作。在這個辦公室安排那麼兩三個人,每年增加十萬八萬開銷,以我這幾年在基層的經驗,我認為這點錢花得值,它產生的效益要遠遠多於這點開支。”老徐建議道。

“你說的也有道理,本身農科所還有一兩名專家在這裡常住,安排幾個人,每年增加點開支倒無所謂,關鍵得有個帶頭的吧?誰來領頭呢?”關雲天眉頭緊鎖。

“我有個人選,他很合適做這項工作。”

“說來聽聽。”

“你那位老同學楊文瑞,他保證能把這件事做好。”

“楊文瑞?我差點把他忘了,你去年把他調到項目指揮部,在你手下工作,看來這一年他得到了不少鍛煉?”關雲天對這條信息似乎很感興趣。

“工作能力提高是一方麵,關鍵是這人品質好,除了工作沒有雜念,你可以放心大膽地把他單獨放出去。”徐建民道。

“聽你這意思,你應該對他進行過多次考察,否則你不會說這話,難道這位老同學可以被委以重任?”

“你放心,把田間管理辦公室交給他,保證不會讓你失望。”老徐打著包票。

關雲天點點頭,笑著說:“徐總向我推薦了一個可用之人,首先我得感謝你,不過,恐怕我會讓你失望。”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