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遠慮近憂(2 / 2)

“喲,難道全市最大的民營企業,為地方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做出過重大貢獻的昌達集團,也有外人體會不到的苦衷?”

“嗨,全市最大的民營企業也好,為地方做貢獻也罷,彆看昌達集團每年繳納各種稅費三十四億,地方政府職能部門的一紙紅頭文件,就能讓我們關門息業。傳統製造業麵臨越來越多的限製,環境保護,安全生產,還有其他諸多方麵,哪一項監管都會越來越嚴,光應付這些事項,就會給企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增加產品成本;另外,傳統製造業競爭激烈,利潤空間被大幅度壓縮。兩相疊加,企業的盈利能力必然急劇下降。”

“照此說來,傳統製造業將來還有前途嗎?”

“不能說沒有前途,畢竟傳統製造業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麵,沒有傳統製造業是不可想象的,但這個行業的生存環境越來越嚴酷,這是所有從業者都能感受到的。”

“你這麼一說,我就理解了,這就是你們不想在傳統製造業繼續投入資源的主要原因。”

關雲天點頭稱是,“昌達集團的傳統製造

業,維持現有規模就可以了,今後的資源和精力都要投到類似於房地產開發這樣的新經濟領域。”

“我能為你做什麼?”老孫知道,關雲天已經很久沒來串門了,今天特意登門,絕不僅僅是為了通報企業轉型。

“昌達集團準備介入房地產市場,今天特來向大哥通報情況。另外,還請農商銀行對昌達集團的新業務給予支持。”

“這些年你們的經營情況一直不錯,企業的自有資金應該也不少吧?難道還不足以支撐房地產開發業務?”老孫對昌達集團的情況了解的很清楚。

“大哥有所不知,房地產開發屬於資金密集型行業,我們的自有資金支撐一兩個樓盤到不成問題,要是幾個樓盤同時開工,恐怕就有點力不從心了。”

老朋友上門求援,孫行長無法拒絕,“你知道農商銀行的實力,額度太大我們無能為力,隻要力所能及的需求,提前打個招呼就行了。”

其他幾家金融機構得知昌達集團準備介入房地產市場,都認為關雲天很有遠見,農行的劉行長有較高學曆,平時又很關注形勢發展,他盛讚關雲天的這一舉措,“房地產是今後一個時期的支柱產業,中國人口眾多,住房需求量太大,以前的住房供應又一直處於嚴格的計劃管控之下,現在放開了,這個市場將擁有無窮的潛力。”

實際上,在幾家國字號金融機構內部,上級機關早就讓各級地方機構關注當地的房地產市場,在各家金融機構看來,房地產行業既然被確定為全社會的支柱產業,國字號金融機構就有義務為其提供資金支持。

另外,整個房地產行業的平均利潤要遠高於傳統製造業,凡是涉及房地產的貸款,幾乎都是銀行的優質業務,房屋又屬於不動產,即使沒有擔保,不動產的抵押也能消除貸款的風險。

在國字號金融機構,各家銀行對房地產行業的融資,其實是大開綠燈的,融資難度要遠低於關雲天的預想。

有昌達集團的良好信譽作保證,加上房地產屬於政府鼓勵發展的行業,沒費多大周折,在各家金融機構就獲得了幾十億的融資額度,為昌達集團即將開始的房地產開發業務做好了資金儲備。

在完成了“昌達集團地產開發公司”的工商注冊後,昌達集團開發的第一個樓盤正式破土動工,在隻有集團公司幾位董事會成員在場的情況下,舉行了簡單的奠基儀式,既沒有嘉賓出席,也沒有鼓樂鞭炮,更沒有領導講話,這跟關雲天一直以來的低調務實的工作作風一脈相承。

昌達地產公司暫時由財務部、技術部和外聯辦等幾個部門組成,關雲天在昌達大廈的二樓西側騰出幾間辦公室,作為昌達地產公司的臨時辦公場所,為了顯示對地產公司的領導作用,關雲天也從董事長辦公室搬倒地產辦公室主持工作。

第一個樓盤開工不到三天,一個周二的上午,關雲天正在他位於地產公司的辦公室處理公務,隻聽得當當幾下敲門聲,他還沒來得及回應,門被推開了,隨即進來兩個穿製服的中年人,“你姓關嗎?”

“我是關雲天,請問你們是----?”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