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領先一步(2 / 2)

“這話我讚同,但昌達集團的管理智慧來自於一個團隊,我沒想到的事情,團隊的其他成員也能想起來,並能及時提醒,可以自豪地說,國內的一般單位,不管屬於什麼體製,沒有幾個能做到這一點。”關雲天道。

“關總,在我看來,汽車配件跟簾子布都是在圍繞汽車產業做文章,都是汽車產業這個鏈條上的一環,我不明白的是,你們為啥要舍棄正常經營的簾子布項目,涉足並不熟悉的汽車零配件?”

“你說的很對,這兩個項目都是汽車產業鏈條上的一環,但是,汽車零配件屬於這個鏈條上更為重要的一環,這樣說並不意味著簾子布在這個鏈條上就可有可無,但汽車零配件涉及更為複雜的生產工藝,更加精密的管理和要求更高的服務意識,這就是產業升級換代的目的和意義。”關雲天道。

“也就是說,產業升級換代的目的,是為了讓一線員工和管理層的整體素質都要有一個質的飛躍,最終的結果是獲取更高的產品利潤。”劉行長道。

“沒錯,隻有這樣做,才能使一個企業保持活力,我們做企業的目的,賺錢是一方麵,讓企業不斷在發展中壯大,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

當天下午下班前,昌達集團工作人員將簾子布項目的詳細說明材料送到劉行長辦公室,第二天上午,劉行長跟那位外地朋友進行了溝通,並把項目材料交給對方。

過了一個星期,劉行長得到了情況反饋,那位外地朋友要求跟甲方麵談,關雲天當即答應雙方儘快見麵。

第二天上午,劉行長領著那位外地朋友來到昌達集團,關雲天在自己的辦公室接待了來訪的客人。

據劉行

(本章未完,請翻頁)

長介紹,這位馬經理是他當年在臨市的一個縣當農行副行長時結交的朋友,馬經理以建築行業起家,現在還是當地一家中等資質建築公司的總經理,但是建築市場競爭更為激烈,像他那種規模的建築企業,在大型建築公司林立的夾縫中求生存,現在的日子也不好過,所以想在實體製造業尋覓機會。

馬經理來訪的目的已經無需多言,雙方寒暄一陣之後,在展開實質性商談之前,關雲天建議去簾子布分公司實地考察一番,好讓馬經理有個感性認識。

關雲天帶著客人走訪了分公司的辦公場所和生產車間,還有倉儲設施,回到昌達大廈,他們直接進了業務洽談室,關雲天讓葉佳怡也來參與會談。

“馬經理對我們這個項目的整體印象怎麼樣?”會談之前,關雲天隨意問道。

“不錯,比我想象的好,不像我在其他地方看到的紡織企業那種印象。”馬經理道。

在正式商談之前,關雲天談了轉讓簾子布項目的原因,這也是馬經理想知道的。

作為雙方的朋友,劉行長很想促成這樁交易,他插話道:“馬經理可能也看見了,昌達集團是家大企業,之所以放棄正常經營的項目,並非這個項目不好,而是他們有更高的追求。”這話的意思,無非是要打消買家的顧慮。

“這我相信,用業界的話說,昌達集團放棄這個項目,是為了做技術含量更高的產品。”馬經理四十來歲,好像也有一定的文化知識,對實體製造業多少有些了解。

“馬經理,根據你對項目的了解,不知你有什麼打算?”關雲天想接觸實質問題。

“根據劉行長轉達的信息和昌達集團提供的情況說明,我們也做了一些考察分析,今天來到這裡,我的意思很明確,就是想接手這一項目。”

“既然如此,馬經理認為應該先對項目報價,還是先搞清楚雙關心的問題再說?”

沒等馬經理說話,劉行長道:“作為中間人,我建議你們還是先把相互關心的問題弄清楚,然後再報價也不遲。”

關雲天點頭道:“也好,馬經理有什麼問題,請儘管提出來。”

“我在想一件事,如果我們接手這個項目,是整體搬倒我們那裡,還是原封不動,就地繼續生產,這兩個方案哪個更好?你們能不能給點建議?”這個問題恐怕是馬經理最關心的,他想聽聽彆人的意見。

關雲天沒想到老馬會提這樣的問題,“這可不好回答,原來你有就地繼續生產的想法?”

老馬點點頭,“這也算一種方案嘛,但我不知道你們是否同意,所以想聽聽你們的意見。”

“如果項目轉讓給你,就地組織生產對你當然有好處,起碼節省了機器設備的拆卸、運輸和安裝費,還節省了不少時間,另外,你那邊的廠房建設,水電氣等公用工程的配套,都需要投入資金和時間,這些事項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往往麻煩不斷,就地繼續生產無疑是最佳選擇,但對我們的利益卻有損害。”

(本章完)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