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融資渠道(2 / 2)

“關總說的是那幾家從事日用品生產經營的企業吧?不錯,他們確實有些名氣,但上市與否跟企業名氣沒有必然聯係,有些企業生產經營的產品跟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在各種媒體上又投放了很多廣告,企業名氣自然就大,但這樣的企業並不一定不想上市,說不定它還不符合上市條件呢。”

“也許人家從來就不缺資金,無論乾什麼,根本無需上市融資。”關雲天道。

“隻能說有這種可能,但一個達到一定規模的企業,誰也不敢說自己從來沒缺過資金,隻不過從彆的渠道解決問題了,就像昌達集團,如果不是同時顧及兩個投資巨大的新項目,咱們也無需融資啊!前期開發的房地產項目,企業的自有資金就完全可以應付。但是,上市融資的確有很多好處。”老丁一直主張上市。

“那些不願上市的企業,除了不需要融資,也許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企業的控股權和管理權不願外落旁人,簡單地說,就是不願外人插手企業內部事務。”

“這種可能性很大,但這樣的家族企業彆看他風光一時,一旦掌舵人出現變故,發生一兩次重大決策失誤,企業將會像泰坦尼克號一樣,很容易觸礁沉沒,根本無法傳承下去。為啥見不到百年企業,為什麼有富不過三代的說法?隻要老祖宗創造的基業能夠得以傳承,哪怕家族股份被稀釋,後人也不至於窮困潦倒!”

老丁這個觀點跟關雲天不謀而合,

關雲天一直想做能夠傳承下去的百年企業,所以儘量吸收外來智慧,避免家族內部人員在管理層胡亂參合。除了他自己,整個昌達集團的重要管理崗位全是從外部招聘的管理人員,為了激勵各位高管,關雲天幾年前就對企業實現了股份製改造,把百分之四十九的股份(乾股)送給各位高管,公司董事會人員構成中,除了董事長關雲天,其餘董事會成員都是外人。

老丁正是看到現在的昌達集團具有股份製企業雛形,雖然離上市公司要求的條件還有差距,但昌達集團的股份製框架已經基本形成,如果董事會同意進行上市包裝,接下來的規範相對比較容易。

因為老丁在以前供職的國營大企業任財務處長,他曾經為那家企業策劃過上市包裝,對公司上市的條件和準備工作,以及一般流程都比較熟悉,根據老丁的經驗,他向董事長關雲天分析了昌達集團已經具備的大部分上市公司的條件。

首先,昌達集團已經是股份製企業,雖然還不規範,但框架有了,剩下的隻需完善。

其次,在轉讓掉簾子布項目以後,目前的昌達集團隻剩下輪胎製造、煉油石化和燃煤發電等三個板塊,主業相對突出,很符合上市公司的要求。

第三,公司產權非常清晰,而且不涉及任何關聯交易,這是很多企業的硬傷,但昌達集團在這方麵經得起任何檢驗。

第四,剝離掉簾子布項目以後,剩下三大產業板塊的利潤都不錯,企業的整體盈利能力陡增,而且年產值超過三百五十億,經濟指標綽綽有餘。

第五,企業管理相對比較規範,現在運行的財務製度透明,離上市公司的要求相差不遠。

第六,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整個管理層素質較高,董事長關雲天有進一步加強企業治理的願望和決心。

聽了老丁的一番分析,關雲天覺得言之有理,並答應馬上考慮這個問題,不過他告誡老丁,企業上市是一件前所未有的大事,必須經過董事會充分討論。

根據關雲天對上市公司的了解,他知道老丁的分析故意漏掉了一點,那就是所有股東的股權必須明晰。

具體說來,現在關雲天表麵上持有昌達集團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其餘四十九送給了董事會的各位高管,但董事會成員們拿到的隻是乾股,僅僅用於企業的年終分紅,實際上,昌達集團百分之百的實際股權還在關雲天手裡。

昌達集團要上市,這個問題必須首先得到解決,因為乾股的概念在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中是不能存在的。

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再一次觸及包括關雲天自己在內的所有股東的利益,所以他告訴老丁,這件事需要考慮一番,過段時間才能召集董事會討論。

其實,無論股權如何變更,關雲天給高管們任何比例的股份,都意味著他得拿出真金白銀,因為上市公司不存在乾股,都是實打實的股份,如果昌達集團真要考慮上市,關雲天必將再次麵對如何選擇利益的分配。

這個問題解決好了,對昌達集團的發展將能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要是處理不好,完全有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消極影響。

。m.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