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進入地產行業,跟外界的接觸更加頻繁,每到一處,隻要提到昌達地產的母公司昌達集團,對方就會對昌達地產公司刮目相看,在很多地產界同行看來,能有一家頗具實力的實體製造業做後端,昌達地產公司的企業底蘊自然大不一樣。
通過這件事,關雲天進一步認識到實體製造業的重要性,那些有關企業轉型脫實向虛的觀點,在關雲天看來都顯得太片麵。
汽車零配件項目能跟國家確定的支柱產業結合起來,這樣的機會可遇不可求,必須抓緊時間實施,怎麼能讓其往後拖延?
關雲天讓葉佳怡不要顧慮太多,完全按計劃推進。
對於眼看就要捉襟見肘的資金問題,關雲天決定采取兩項措施,第一,他告訴集團公司財務總監老丁,加緊催收各項應收賬款,第二,跟金融機構協商,展開一項額度超過十億的融資計劃。
當關雲天把自己的融資計劃告知金融界的朋友時,農商銀行的孫行長就很納悶:“昌達集團旗下有現成的融資平台,肥水不流外人田,怎麼用得著向我們融資?”
“孫行長有所不知,昌達擔保公司的確可以融資,但那隻是一家實力根本無法和正規銀行比擬的民間融資平台,超過十個億的融資計劃放到那裡,得把平台壓塌。另外,昌達擔保公司有正常的業務往來,突然加入這麼一份數額巨大的融資計劃,必然打亂平台的工作計劃。”關雲天解釋道。
“可是關總,你這超過十億的融資計劃,放在農商銀行也讓我壓力山大呀!”
本來都是關係很好的哥們,因為關雲天聘請農商銀行一名退休副行長做了昌達擔保公司的主管,讓小心眼的老孫有點耿耿於懷,但關雲天裝著毫不知情。
在關雲天看來,昌達集團用誰不用誰,難道還需要經過你老孫批準不成?不管是以前的信用社,還是現在的農商銀行,都給了昌達集團很多支持,關雲天心裡有數,他也非常感激老孫。
但是,這些年來,無論定期存款,還是開戶走流水賬,昌達集團對於老孫及其信用社和農商銀行的貢獻,也是有目共睹的,要不,昌達集團這個金牌客戶的名頭是怎麼來的?
所以,每當昌達集團有數額較大的融資計劃,關雲天都要找到老孫,儘管每次都能找出不痛快的理由,但他最後也都答應了。
看出了老孫的遲疑,關雲天道:“孫行長放心,這麼大一筆融資計劃,我不可能完全放在你這裡,工行農行,還有建行和城商銀行的朋友,我都要照顧到。”
老孫當然知道,坐在他對麵的人,是全市最大民營企業的老板,想在關雲天麵前使臉色,完全不起作用,老孫甚至也可以不答應昌達集團的融資申請,但接下來,也許過不了幾天,昌達集團在農商銀行的存款就會搬家,開戶就會挪走,這樣的優質大客戶的離開,是孫行長最不願見到的結果。
想到這裡,老孫道:“關總做事從來都想得周到,所有朋友都應該得到關照,不過你計劃在我們這裡放多少呢?”
“本來想多放一點在這裡,看你麵有難色,還是不為難你了,兩個億,不
算多吧?”關雲天揶揄道。
“不多不多,什麼時候使用資金,提前打個招呼。”
其實即便老孫答應的再痛快,關雲天也不會在他這裡融資太多,因為地方銀行的貸快利率一般要高於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就算不在乎銀行實力,僅從融資成本考慮,也不宜在他這兒大額融資。不過真要是一點貸款也不放在這裡,老孫知道後照樣會多心。
其他幾家金融機構的朋友,可就比農商銀行的老孫痛快多了,就連跟關雲天見麵次數不多的城商銀行和建行的一把手,聽說昌達集團因為新項目融資,二話不說,直接問融資數額和用款時間。
對於絕大多數金融機構,他們的利潤來源主要還是靠掙利差,業務開展過程中,控製風險當然是第一要務,但麵對昌達集團這樣一家信譽良好的大企業,和關雲天這麼沉穩靠譜的老板,哪個金融機構不把他當財神一樣對待?
再看看昌達集團為其融資的兩個項目,房地產和汽車零配件製造,均屬於新經濟範疇,而且都是國家確定的在未來若乾年支撐全社會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把資金貸給這樣的項目,幾乎沒有風險,這跟銀行追求的風控目標完全吻合!
這次融資總的來說比較順利,事情結束以後,關雲天跟財務總監老丁聊起這件事,老丁說:“其實企業規模大了,涉及的產業比較多的話,應該拓寬融資渠道,不應局限於金融機構。”
這個話題幾年前也曾提及過,但過後就沒人再提了,隨後也就不了了之,聽到老丁再次提起,引起了關雲天的興趣,“是該拓寬融資渠道,不過有件事我一直不太明白,有幾家在全國有名的企業,你說他們為什麼不選擇上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