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按比例分配給大家的股份,將來股權減持兌現了,那就是你們的錢,我說話算數。重整昌達集團製造業,有我這些資金應該就夠了,再說,即使需要資金,還可以通過金融機構融資,也用不著大家出資。如果願意,咱們可以繼續做同事,照樣可以為重整昌達集團製造業,貢獻大家的聰明才智。各位都是外地人,在昌達集團辛勤工作了十來年,將來股權減持獲得的收益,是大家的勞動所得,理應歸各自所有。”關雲天說的情真意切。
股東們都是聰明人,誰不知道他們持有的股份都來自於關雲天的資產分配?他們自己並未拿出一分錢!而且平時還享受著高薪待遇。他們心裡清楚,即使董事會成員中持股比例最低的股東,出售全部股權後,獲得的收入也有兩三個億。
為了重整昌達集團的製造業板塊,關雲天決定拿出股權減持的所有收入作為新的投資,這些憑空暴富的股東們,怎能無動於衷?他們絕不可能將減持兌現的資金心安理得地收入自己囊中。
“關總,你的意思我們都理解,也感謝你的一番好意,但事情不能那麼做,否則我們都成見錢眼開的財迷了,還談得上什麼境界?”其他幾位股東一齊說道。
(本章未完,請翻頁)
“我的意思,你們家在外地,這些錢是你們應得的一份,你們應該拿回家。”
“這都什麼年代了?還分外地本地?外地怎麼啦?現在是人口大流動、大遷徙的時代,外地本地的概念早已模糊了!再說,在資本市場,一個身處西北的投資人,完全可以購買一家東南沿海企業的股票,成為這家企業的股東,這跟地域沒有任何關係。”
麵對葉佳怡的這番話,關雲天無言以對。
老丁出來解圍,“我提個建議,你們看看怎麼樣。大家剛才的意思,重整昌達集團製造業板塊,是每個股東的責任,關總仍是領頭人,但其他股東願意跟你一道做這件事。針對將來的某個項目而言,咱們按以前商定的持股比例出資,關總出大頭,我們也按比例分擔一部分。”
“這個主意好!但是,如果遇到大項目,所有資金加在一起都不夠,那該怎麼辦?”其他股東們齊聲說道。
“這個好辦,先用減持股權獲得的收入按比例出資,如果資金不夠,再從金融機構融資就是了。”
“丁總這個辦法好!關總,就這麼辦吧。”大家勸道。
關雲天沉默了一陣,“說實話,讓你們出資,我真是於心不忍,大家撇家舍業來到這裡,為企業奉獻聰明才智就夠了,再讓你們出資,實在有點說不過去。”
葉佳怡戲謔道:“在企業經營管理方麵,你的理念先進,觀念開放,輪到這個問題,你怎麼變得傳統和守舊了?什麼撇家舍業呀?在昌達集團做的工作難道不叫業?至於家,我們在這裡有寬敞舒適的住房,這裡就是家,情況遠不像你說的那麼糟糕!”
老丁再次說道:“關總,我剛才那個建議,大家都能接受,要不就這樣吧,咱們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在這裡把它當做一個原則定下來,你覺得怎麼樣?”
關雲天再次沉默,他思前想後,如果一味堅持自己的想法,未免顯得固執,“無論如何,昌達集團董事會是個民主決策機構,既然大家認為丁總這個建議很好,我隻能少數服從多數。但我事先聲明,將來如果誰需要使用資金,或因故退出董事會,請一定跟我說,千萬不要有任何顧慮,咱們董事會不僅尊重他的選擇,而且會把投入的資金一分不少地退給他。如果丁總的建議形成決議,我希望把我這個建議作為備注,也寫進決議裡。”
這個問題解決後,大家心裡敞亮了,會場氣氛又活躍起來。
葉佳怡道:“在不露聲色的情況下,昌達集團如果能夠順利跟傳統產業剝離,加快汽車零配件項目的建設進度是一方麵,另外,我覺得還應該花些精力尋找新項目,因為要確定一個合適的項目,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確定新項目這件事情上,恐怕咱們兩個要肩負更多的責任,今天在董事會上提出來,隻是一種努力方向,具體項目的考察與確定,需要今後做更多深入細致的工作。”
(本章完)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