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種子發芽率太低,你說這種情況完全有可能。”
“問題是即使有百分之十不發芽,我給你的種子起碼還有百分之**十可用,但你讓我們虧本,是不是有點不合理呀!”
“孫科長,這個問題要從兩方麵分析,首先,我說個笑話,兩位彆多心,你們把百分之十不發芽的種子賣給我們,請問你們是何居心?故意向客戶提供質量這麼差的產品,你們的目的不就是想糊弄對方嗎?要從工商局的角度看,這叫以次充好,應該受到處罰!其次,任何一個單位,生產質量如此低劣的產品,虧本也在情理之中。你覺得是不是這麼個理?”關雲天半真半假地說。
老孫被問得啞口無言,過了好一陣才說道:“看來跟你們的這次合作,和外麵那些做生意的沒有什麼區彆呀!”
關雲天微微一笑,“這本來就是生意,即使采用一次性買斷的合作方式,跟做生意也沒有任何不同。怎麼,難道孫科長後悔了?趁現在還沒簽協議,咱們隨時可以終止談判。”
(本章未完,請翻頁)
一句玩笑話,讓老孫頓時緊張起來,“不不不,我不是那個意思,都談到這種程度了,乾嘛終止呀!”
老孫心裡非常清楚,就他們這麼個幾十人的民營中草藥研究所,資金全部靠自己掙,現在日子過得也不寬鬆,多年來從未遇到這麼一家大客戶,說啥也得促成這次合作。
在老孫看來,關雲天這個談判對手非常精明,而且見多識廣,思維敏捷,相當聰明,雖然不好對付,但為人實在,沒有壞心,跟那些奸商完全不同。
“如果孫科長對種子的檢查驗收和付款方式沒有異議,那就接著商討另外的議題。冷主任,你認為需要派多少人去現場做技術指導?”
老冷想了想,“這個項目對於時珍中草藥研究所而言,的確是個大項目,剛才關總問起需要多少人去現場指導,麵對三四萬畝山地,人少了肯定顧不過來,我估計現場指導怎麼也得十來個人。除了去現場,一旦合同簽訂,研究所也要馬上行動起來,因為製種工作要走在前麵。”
“關總,我插句話,將來我們派往昌達集團的技術人員,食宿怎麼解決?”老孫道。
“食宿全由昌達集團負責,但是研究所該給的出差補助,我們就不管了。因為早有先例,對於去現場作技術指導的工作人員,我們的夥食和住宿標準都不會低。”關雲天道。
“關總,我想知道在研究所製種期間,你們也就做一些前期準備工作,這期間也需要我們的技術人員去現場嗎?”老冷問道。
“當然需要,對於種植中草藥,因為我們沒有任何經驗,即使籌備期間,也需要你們的技術人員在現場指導。另外,此前跟農科院合作的項目,他們一直有人在記昌達集團常住,不知你們將來采取短期輪換還是長期駐紮的方式?”
“這個要跟當事人商量,看他們什麼意願。”
關雲天顯然不同意對方的說法,“去現場指導的技術人員,每隔段時間可以回家修整,但是我們不希望人員頻繁輪換,因為那不利於技術傳授的連貫性。”
“這個要求可以考慮,到時候挑選那些家庭負擔較輕的技術人員去現場。”老孫道。
大的問題達成共識以後,在簽署合作協議之前,關雲天覺得要談的事情基本就是這些,他轉身問旁邊的老徐:“你覺得還有需要補充的嗎?”畢竟老徐是農業項目的負責人,今後的中草藥種植項目,也要歸他管。
老徐不懂項目合作的洽談程序和談判技巧,所以,此前他一直沒有說話,當關雲天征求他的意見時,他說:“合作協議簽署以後,研究所最好儘快派人去我們那裡實地考察。”
“徐總,即使要開展準備工作,也沒有必要這麼著急呀。”
“關總在前麵已經提到,我們的中草藥栽種項目屬於間作,如果不儘快派人實地考察,我怕你們將來的工作無從下手。”
(本章完)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