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說濱河公園?青山河還沒開始治理,現在提濱河公園,不是八字還沒一撇嗎?”
“這我知道,但我們有個想法,昌達集團投資治理青山河,我們對緩交稅收的優惠政策不感興趣,稅收減免那一塊,該享受多少是多少,並無過分企求,不過我們想把濱河公園跟投資治理青山河這兩件事綁在一起談。”關雲天道。
“哦,綁在一起?你是說----?”
“對,我想說的是,獲得濱河公園的開發建設權,是昌達集團投資治理青山河的主要條件。”
在座的各位領導終於聽明白了,關雲天想要的,原來是這個!“可是關總,濱河公園的建設與否,是由城市園林統一規劃的,你們現在提出來,是不是有點超前呀?”城建局的張副局長好像對此有異議。
“是啊,不要說濱河公園,就連青山河的治理,如果按照市政建設規劃,也是超前的,但這件事卻得到了市府領導們的一致支持。另外,說句不客氣的話,即使等到哪年哪月在園林規劃排上了號,想依靠政府投資,在青山河兩岸建設像樣的濱河公園,我認
(本章未完,請翻頁)
為也不現實。”關雲天反唇相譏。
正如老薛昨天猜測的那樣,在昌達地產公司提出建議之前,城建園林部門沒有任何人想到可以將青山河兩岸利用起來,當看到老薛的提案之後,城建局主管城市園林的副局長突然來了精神,當時就跟局領導班子建議,濱河公園的事應該由園林部門統一規劃。
誰都知道市財政不可能拿出多少資金搞城市園林建設,那位副局長的如意算盤是,以青山河兩岸作為資源,對外招商引資,建成濱河公園以後,由園林部門和投資方共同管理,共同受益。
關雲天的想法正好與此相反,他認為昌達集團投資治理青山河,在得不到多大收益的情況下,在此基礎上開發建設的濱河公園,理應歸昌達集團獨有,跟其他單位沒有關係。
雙方意見相左,老張當然聽的很清楚,不過作為市裡的主管領導,為了讓昌達集團儘快把投資落實下來,他明確表態支持關雲天,“將來的濱河公園不管誰來投資建設,都是為華源市做貢獻,昌達集團在治理青山河以後,決定進一步投資建設濱河公園,原則上我是同意的,至於園林統一規劃,有關部門現在就可以考慮,那不叫什麼問題,到時候企業到職記能部門備個案就可以了。”
自己的觀點沒得到頂頭上司的支持,城建局的張副局長低下了頭,他不再發表意見。
其實園林部門的想法,老張心知肚明,哪個職能部門都願意多管事,尤其是能產生經濟效益的事,誰都搶著管,但是人家昌達集團投資治理了青山河,即使知道將來的濱河公園能產生效益,這個便宜也要給人家,否則,就不可能有治理青山河的投資。
發改局的史副局長看見張副市長明確表態了,也跟著說道:“昌達集團投資治理青山河,在經濟上得不到什麼回報,地方政府有這樣的資源,就相當於用資源換取投資,這也說得過去。”
一旦頂頭上司表明了態度,職能部門這些副局長們便馬上知道了領導的意圖,水利局的梁副局長自然不會糾結於未來的濱河公園歸誰所有的問題,他更關心青山河的治理措施和將來的濱河公園是否包括水上項目。
“具體措施可能要找專業設計機構,我們隻是初步設想,青山河的治理應該包括河道整治,兩岸加固,綠化和水土保持等等事項,至於將來的濱河公園是否包括水上項目,這個跟青山河治理有關係嗎?”老薛道。
“我隻是提個建議,如果濱河公園包括水上項目,河道整治的要求就會不一樣,這一點你們一定要跟水利設計機構講清楚。另外,如果事情確定下來,設計機構將來需要的各種數據,我們水利局會儘量提供。”
關雲天對梁副局長的積極態度表達謝意之後,轉而對老張說:“領導,假如事情能定下來,我們打算青山河治理和南岸的樓盤開發同時進行,希望有關手續或協議能儘快辦理和簽署。”
“這個沒有問題,今天把事情定下來,我認為明後天就可以跟職能部門簽協議。”
“但是,青山河上那座計劃新建的橋梁,打算什麼時候動工?那對我們整治河道和治理河岸的施工,都會造成不小的影響!”
(本章完)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