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薛朝兩位新員工笑了笑,“青山河工地還沒開工,昌達地產公司在城南競拍了四宗土地,前幾天那裡出了點小事,你們跟我過去看看。”
聽說競拍的土地上出了事,大光馬上警覺起來,他知道跟城市周邊的村民打交道,即使是小事,也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解決問題的,他想先把事情搞清楚再說,“薛總,那裡出了什麼事?”
“我們拍到的四宗土地,原來都是村民的菜地,也許為了便於澆灌,村民在各自的地裡打了機井,前段時間昌達地產的工作人員去接收土地時,附近村裡的村民出來搗亂,向我們要賠償。”
“政府征地時,沒有給他們賠償嗎?即使當時沒有給他們賠償,這些人應該找政府去要,跟出錢購買土地的開發商有什麼關係?”雖然學曆不高,在這幫戰友中,大光算是個知書達理之人,本身又是軍人出身,他對一般的政策是知道的。
“誰說不是呢?後經打聽才知道,當初征地時,政府跟村民的協議上明文規定,隻賠償地上物,哪怕是一棵小樹,政府都給予了補償,村民也沒有意見。但是,政府跟村民雙方誰也沒想到機井這種地下物,等村民明白過來,協議早已生效,於是,有些不講道理的村民在我們準備進駐時,出來找麻煩。”老薛解釋道。
“這件事跟昌達地產無關,村民找你們賠償沒有道理呀!他們想要多少錢?”
“每眼機井幾百塊錢,這些人以為企業的錢好要,有點趁火打劫的意思。”
“嗯,他們以為企業好說話,說不定政府部門都有人給村民出這樣的主意呢。”大光猜測道。
“有這種可能。其實就算每戶一眼機井,四宗土地加起來還不到一千畝,假如每戶一畝地,一共一千戶,算起來也就幾十萬塊錢,這點錢跟昌達地產投到城南的開發資金相比,可以說九牛一毛。錢不多,但不能開這個口子,不接受訛詐。”老薛道。
“是啊,一旦開了這個先例,將來昌達地產在城南搞開發,就會不斷有人找你們要這要那,滿足他們的要求便好,如果不滿足,那些人一定會找麻煩。”
“所以,我打算跟村民們麵對麵溝通,跟他們把道理講清楚,你們兩位陪我走一趟吧。”
“薛總,我們陪你走一趟倒沒問題,但我想知道你準備怎麼跟那些村民溝通?”
“我想把咱們剛才談的這些情況跟他們講講,看他們能不能聽得進去。”
“好,那就走一趟吧,不過但願不要激化矛盾。”
三人上了那輛豐田prado,半個來小時才到達城南那片土地,遠遠望去,有零星的村民在地裡活動,見有車開過來,三三兩兩的村民往這邊聚攏,“這些人可能就是在這裡等咱們的。”老薛隨口說道。
“他們怎麼知道你要來這裡?”大光不明所以。
“前幾天昌達集團的工作人員來接收土地,有人告訴他們,過兩天有領導要來這裡,讓他們有話跟領導說,這些人也許天天都在這裡等我呢。”
“為了幾百塊賠償金,他們不至於吧?有這個空閒不如去城裡打零工,每天還能掙個一二百呢。”跟在後麵,一直沒說話的二強突然冒出這麼幾句。
“說的沒錯,
(本章未完,請翻頁)
但要看對誰而言,如果是青壯年,進城打零工,幾百塊錢也就是三兩天的事,要是中老年人,他們想打零工也找不到活計,對幾百塊錢就會看的很重。再說,如果遇到好說話的企業,說不定很容易就拿到幾百塊錢,這樣的便宜誰不想占呀?”大光分析道。
三人說話的功夫,在離車二三十米遠的地方,已經聚集了十多名村民,果然,這些人看上去都是五十多歲以上的中老年人。
老薛走了過去,大光和二強跟在後麵,到記了近前,聽見一位村民小聲說道:“領導來了。”
“你們是這附近的村民嗎?大家在地裡乾什麼?”老薛和顏悅色地問道。
“對,我們就是這裡的村民,這片地就是我們村的,你是領導吧?我們正好有事找你。”一位皮膚黝黑,身形高大,說話嗓門很高的村民接話道。
“哦,大家好,將來咱們就是鄰居了。我不是政府部門領導,但這片土地被我們公司買下了,大家可能已經知道,這裡馬上要開發居民住宅小區,我隻是公司的部門負責人。”老薛知道對方找他什麼事,他故意不接茬。
“我們不管你是哪個單位的領導,隻要是個領導就行,我們想問問,這地裡的機井賠償怎麼處理?”
“地裡機井的賠償,那跟我們沒有關係呀!我們從政府手裡買地,不跟村民打交道,有什麼問題,請大家找政府部門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