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我準備一下,最近一兩天就過去。”
對方要來談合同,葉佳怡自然要把這件事向關雲天彙報。
第二天下午,老許電告葉佳怡,他們一行將於明天上午十點乘機抵達省城機場,意思沒明說,顯然是讓葉佳怡派車接他們。
老許是乘勝汽車公司一把手,身份夠高,又是來簽合同,派人接機合情合理,甚至不用向關雲天彙報,葉佳怡就直接安排了。
司機王師傅去機場接到老許三人,回到昌達大廈已經是中午時分,關雲天陪著客人在小食堂吃了工作午餐,安排他們去賓館午休,“許總,你
(本章未完,請翻頁)
們下午休息,晚上給你們接風,咱們明天洽談合同,你覺得怎麼樣?”
“好啊,客隨主便,多謝關總!”
第二天上午八點半,司機把客人接到昌達大廈,並將他們送到集團公司小會議室,推開門,關雲天和葉佳怡已經在裡麵等候。
“歡迎你們,許總,昨晚休息的還好嗎?”關雲天問道。
“很好!謝謝。”說著,老許在關雲天對麵坐下來,他的一左一右是乘勝汽車公司外聯部和采購部經理。
工作人員給客人沏了茶,關上門,便出去了。賓主寒暄了一番,很快切入正題,關雲天首先說道:“很榮幸成為乘勝汽車公司電動汽車項目的蓄電池供應商,我代表昌達集團歡迎三位領導!薛總不辭辛苦到這裡洽談供貨合同,令我們非常感動。”
“多謝關總款待!又讓我們得到了充分的休息,今天才得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工作。下麵,咱們就供貨合同的細節開始商談?”
“許總講究效率,好吧,咱們開始。”
老許先把蓄電池的各項指標進一步明確,“續航裡程這一項,因為昌達集團提供實測的蓄電池是工業化試驗樣品,將來從車間生產線上出來的工業產品,不一定能完全達到這樣的性能,我的意思,這項指標可以稍微降低一些。”
“哦,許總的建議很有道理,你認為降低多少合適呢?”
“打九折,將來從車間生產線出來的工業產品能達到九成的續航裡程,在國內電動車行業,就算相當不錯的了。”
老許如此體諒供應商,這有點出乎關雲天和葉佳怡的意料,他們當然歡迎這樣的舉措,“大規模生產的工業產品,跟試驗得到的樣品在性能上可能有點差距,但達到樣品九成的續航裡程,應該很有把握。”葉佳怡道。
“另外,充電時間和使用壽命這兩項,也可以適當放寬,要求太嚴格了,一旦有出入,用戶會挑毛病的。”
在這些頗受歡迎的建議之後,老許話鋒一轉,“兩位老總,在貨款結算方麵,我有個新的想法。”
“貨款結算,許總有什麼想法?”關雲天道。
“根據汽車銷售量結算貨款。”
如果說關雲天剛才還處於一種輕鬆狀態的話,聽了老許關於貨款結算的新想法,他馬上把注意力集中起來,“我沒太聽懂許總的意思。”其實,關雲天未必沒有聽懂。
“我的意思很簡單,就是每隔一段時間,比如說一個月或兩個月,統計一次我們電動汽車的銷售量,然後根據這個數量,給你們的蓄電池結算貨款。”老許解釋道。
“哦----,許總的意思確實不複雜,就是說你們賣出去多少輛車,就給我們結算多少蓄電池的貨款,這樣理解沒錯吧?”
“就是這個意思,關總以為如何?”
根本用不著考慮,不就是把風險轉嫁給供貨商嗎?這麼簡單的套路,關雲天豈能不知!“許總,如果按照你這想法結算貨款,昌達集團跟乘勝汽車公司之間,就不是供需關係了。”
“供需關係沒有改變呀!你們還是供方,乘勝汽車公司仍然是需方。”老許繼續解釋。
“從營銷學的角度分析,這不是正常的供需關係,即使在同一家企業,從一個車間到另一個車間,也不會這樣結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