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小人物的非凡之路最新章節!
從創業至今的二十來年中,關雲天帶領昌達集團從最初的紅磚燒製,轉型到簾子布生產,再到汽車輪胎製造、燃煤發電及煉油石化,其間還配合地方政府的脫貧工程,投資開發了北部山區的農業項目。雖然這些產業都屬於傳統製造業,但每一步轉型都有其必然性,是關雲天審時度勢,深思熟慮後做出的明智選擇,而非這山望著那山高的浮躁之舉。
當初燒製紅磚當然賺錢,在舉國建設的大背景下,更是不缺用戶,但那個行業破壞土地資源,隨時麵臨政策性風險,經營一段時間後,為了規避風險,關雲天果斷做出轉產決定,結果在當時的昌達公司轉產簾子布不久,紅磚行業果然受到了政策限製。
簾子布跟汽車輪胎屬於同一產業鏈的上下遊,在簾子布業務做到全國前三的情況下,有了資本和市場資源,關雲天自然想到了輪胎業務,因為輪胎製造屬於高能耗項目,在發展輪胎項目的同時,配套建設了自備發電廠。此後不久,在金融界朋友的引薦下,介入一家麵臨困境的地方煉油企業,通過一係列運作,最終將那家石化企業完全控製在昌達集團旗下,並發展壯大了煉油石化業務的規模。
正當昌達集團在傳統產業領域做得順風順水的時候,一係列安全環保政策的逐漸緊縮,猶如套在企業脖子上的繩索,昌達集團感受到了壓力,關雲天也銳敏地察覺到了即將發生的改變。
通過冷靜分析,關雲天認為整個傳統產業都存在產能過剩的狀況,決策者完全可以利用監管政策趨嚴的手段,借此機會淘汰過剩產能,逼迫企業主動進行產業升級。也就是說,傳統製造業即將麵臨一場前所未有的政策性風險。
與其將來苦苦掙紮,不如現在未雨綢繆,關雲天決定主動出擊,先是在簾子布項目經營火紅的情況下,將其整體轉讓出去,然後通過資產重組和借殼上市等舉措,將昌達集團的輪胎製造、燃煤發電和煉油石化等幾大傳統製造業板塊推向資本市場,隨後采用金蟬脫殼之計,讓昌達集團不動聲色地擺脫了傳統產業。
與此同時,根據發展趨勢和有關智囊的建議,關雲天決定積極介入高端製造業和房地產開發業務,如今,昌達集團在高端製造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不僅使“昌達牌”汽車配件享譽全國,而且開發並量產了為新能源汽車配套的性能極佳的高容量蓄電池。
在房地產開發領域,昌達地產公司從縣城做起,幾乎壟斷了富源縣的地產業務,隨後在華源市,成了當地首屈一指的地產開發公司,即使到省城發展,也是排名前五的地產大鱷。
一路走來,關雲天始終是個喜歡思考和善於總結的企業經營者,在對昌達地產公司從業七八年以來所經曆的事件進行總結分析以後,他得出自己的結論:
第一,地產開發雖然被定性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但也麵臨著周期性的政策調控風險;
第二,這個行業儘管迄今為止都很火爆,但以長遠的觀點看問題,在不遠的將來,房地產業終將回歸平常狀態,到那時,能保持一個低速發展就相當不錯了,畢竟住房是高價值的耐用消費品;
第三,基於上述兩點,關雲天認為昌達集團應該將資源全部
(本章未完,請翻頁)
用於發展高端製造業和服務業,趁著這次調控周期,他打算撤出地產開發行業,將騰出的資金和資源,用來發展養老服務業和做大做強製藥業務。
所以,無論是新的製藥項目,還是養老服務業,都已經是昌達集團鐵板釘釘的項目,但何時實施或項目進度,則要看昌達地產公司在地產市場的運作情況。
總之,昌達集團離開地產市場之時,就是新的製藥項目和養老服務項目實施之日。當然,期間必然有個過程,也許半年,或許一年兩年都有可能,無論撤出地產界,還是建設新項目,都不可能一蹴而就。
根據魏處長關於養老事業的調研報告,關雲天讓集團公司辦公室編寫了一份“關於在省城興辦十萬張床位養老機構的用地規劃”的報告,於一個星期後呈送到市建委祁主任麵前。
“因為這件事屬於典型的民生工程,又不占用市區土地,你可以放心,其用地規劃應該可以獲批。”老祁讓關雲天放寬心。
“放心就好。但我事先說明一下,我們打算把整個項目分為若乾期工程進行建設,每期工程建一萬到兩萬張床位,請你們在做規劃時,予以統籌考慮。”關雲天道。
老祁點點頭,“是啊,這麼大的項目,沒有一次性建成的。要不我讓規劃部門分三處規劃,每一處又分為兩期工程,總共六期工程,你覺得怎麼樣?”
“那就是每一處三萬多張床位,嗯,這個主意不錯。我還在考慮,把十萬張床位集中在一起,十萬個老人,再加上工作人員,得有十多萬人,這麼多人聚在一個地方,不要說占地麵積太大,要是發生火災、地震或傳染病之類的災害,安全隱患不容小視,可能有關監管部門也不允許。”關雲天道。
“對,分散規劃還有利於征地。一百多萬平方米建築,這種用途的房子,估計最多建造六七層,假如百分之六十的建築容積率,占用的土地接近六百畝,這麼大一片土地,即使在城郊,也不好征地。”
老祁這句話,提醒關雲天想起了一件事,“祁主任,即使你們完成了規劃,我們也不可能完全把地征下來。”
“那是為啥?都規劃了,你再不征,我們怎麼跟當地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