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預想的結果(1 / 2)

,最快更新小人物的非凡之路最新章節!

專家們白天參觀考察的昌達集團幾處重點單位,給他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們對昌達集團讚口不絕,關雲天任然表現得非常謙遜,但他事先預想的結果,卻完全實現了。以專家們對昌達集團的良好印象,明天的價格論證會,他們至少不會做出對昌達集團不利的決定。

當晚為老崔一行舉辦的接風晚宴上,觥籌交錯,推杯換盞,關雲天和財務總監老丁,輪流為專家們敬酒,就連不善應酬的葉佳怡,也端起酒杯,主動走到老崔和各位專家麵前,跟他們同飲。

老崔一行其實沒有酒量很大的,從第一杯酒開始,僅僅一小時多一點,就有三位專家把酒杯放到一邊,表示不喝了,隨後,另外兩位專家也表示隻喝杯中酒,不能再倒了。剩下老崔一人,他也不是關雲天的對手,第三杯喝完,他已經有了至少八分的醉意,見此情景,關雲天不再勸酒,畢竟跟這些人第一次聚到一起,真要把他們灌醉,那不是關雲天的本意。

第二天上午八點半,昌達大廈三樓會議室燈火通明,雙方與會者在長方形會議桌兩邊就坐,崔處長主持會議,他開門見山地說:“今天這個會議,目的大家都知道了,就是為昌達集團廢舊蓄電池處理項目的收費標準進行價格論證。接下來,請昌達集團財務總監丁總,就成本核算進行說明,然後,請專家們提出自己的問題或見解。”

老丁根據童博士提供的數據,從財務管理的角度,對每處理一套廢舊蓄電池的成本構成進行了詳細說明,各位專家聽得非常仔細。

“丁總,處理廢舊蓄電池需要消耗原材料,這是成本構成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是,廢舊蓄電池拆解以後,某些元器件也有一定的利用價值,也就是說,這個環節可以為昌達集團創造一定的收益,從成本核算的角度看,這部分收益應該從成本中扣除,根據你剛才的說明,核算過程中你們已經做了扣除,但不知道你們是怎麼確定哪些元器件具有利用價值?它們的價值又是如何衡量的?”

財經學院的馮教授,不僅業務水平高,而且具有學者的良知,責任心相當強,儘管受到了主人的盛情款待,又對昌達集團有非常好的印象,但該搞清楚的問題,他一點也不會含糊。

老丁對這方麵問題並不知情,葉佳怡接了過去,“我來回答馮教授提出的兩個問題。第一,關於廢舊蓄電池元器件利用價值的判斷,這完全是個專業問題,雖然我不搞技術,但我知道有一套性能指標,所有拆解下來的元器件都要通過性能測試,隻有達到使用標準的元器件,才能作為有使用價值的元件被回收利用,測試不達標者,一律作廢。”

馮教授點頭讚同,“葉總,回收元器件的性能測試,有沒有統一標準呢?”

葉佳怡坦言道:“馮教授,你是說全國統一的標準吧?很遺憾,現在還沒有,因為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都是一個全新的設備,它的廢舊回收物的測試標準就更無從談起了。”

“那就是說,你們使用的衡量指標,屬於企業標準?”這位馮教授還真是個內行。

“嚴格說來,連企業標準都算不上,因為企業標準也需要向行業主管部門申請備案,但我們

(本章未完,請翻頁)

還沒來得及申請,預計在該項目產業化之前,我們會形成正規的企業標準。”葉佳怡坦言。

來自於價格司內部那位專家插話問道:“葉總,昌達集團自己定的測試標準,有沒有說服力?能否得到有關方麵的認可?”

“這個不知道,但擺在麵前的事實是,我們走在行業的最前列,無論監管部門還是企業同行,還都根本沒有做這方麵工作,在無章可循的情況下,我們也隻好自己製定測試標準,除此之外,好像彆無他法。”葉佳怡道。

“葉總說的沒錯,走在行業最前列的企業或機構,如果在行業內無章可循,可以自己製定技術標準,而且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你們製定的標準,將來完全有可能成為行業或全國標準的技術藍本,所以這種情況是允許的。”財經學院的另一位教授解釋道。

“剛才回答了馮教授的第一個問題,如果專家們對我的回答沒有異議,接下來我回答第二個問題。”

見無人接話,葉佳怡繼續說道:“對於測試合格,有利用價值的回收元器件如何定價,其實也沒有現成的辦法,但可以參照現有規章。說到底,動力蓄電池也是一種工業設備,根據現有財務準準,工業設備是有使用年限的,隨著使用年限的增加,設備的價值在不斷降低,所以,工業設備有個折舊率問題,我們參考工業設備的折舊辦法,決定蓄電池可利用回收原件的價值。”

來自稅務部門的專家表示讚同,“參考工業設備的折舊辦法定價,原則上沒有問題,葉總說得對,動力蓄電池也是一種工業設備,這樣認定舊設備的殘值,合情合理。但是,你們將蓄電池的使用壽命設定為多長時間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