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小人物的非凡之路最新章節!
最後一站,葉佳怡帶著客人來到昌達集團技術中心,這是一棟建築麵積上萬平方米的大廈,遠遠望去,偌大的“技術中心”四個大字並排屹立於樓頂。在一樓大門口,左右掛著兩塊牌子,右邊是“昌達集團技術中心”,左邊是“昌達集團分析檢測中心”。
“葉總你好!”“你們好!”進入大樓,從麵前經過的工作人員跟葉佳怡相互打招呼。
大廳往左,一樓是檢測中心辦公室,葉佳怡帶著客人乘電梯直接往上去,從二樓到八樓,選擇性地參觀了幾間實驗室。因為檢測中心包括了汽車配件各項指標的檢測、製藥公司原材料及藥物的成分分析測試、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性能及電解質質量指標的檢測分析,還有即將開工的廢舊蓄電池回收處理項目的相關分析化驗,該中心的分析檢測儀器價值上億元。
麵對那些高精尖的儀器設備和有條不紊精心操作的工作人員,凱源公司的高管們讚口不絕,他們從內心感到震撼,想不到一家民營企業,為控製產品質量,竟如此舍得花錢,無怪乎昌達集團能在高端製造業取得這麼大的成就。
技術中心跟分析檢測中心同在一棟樓裡,離開檢測中心,葉佳怡領著客人直接到了童博士主持的技術開發中心。
先去辦公室跟童偉見麵,葉佳怡將雙方做了介紹,一番寒暄過後,童博士問道:“還去我們的實驗室看看嗎?”
“既然客人來了,那就去看看吧。”葉佳怡領著客人到技術中心的目的,就是想讓他們見識昌達集團體現在各方麵的實力。
童偉在前麵帶路,從第一實驗室開始參觀,當他們來到規模最大,實驗人員最多的三號實驗室時,老朱問道:“正在進行的試驗,是開發哪方麵的技術或產品?”
“三號實驗室開發的項目,就是我們將要進行中試的廢舊蓄電池回收和無害化處理技術,整個實驗室開發工作半年多前就完成了,現在隻是做些補充實驗。高峰時期,僅這一個實驗室,就有三四十名研發人員。”童偉解釋道。
“童博士,請問一個項目開發完成以後,那些研發人員怎麼辦?是重新分配工作嗎?”老侯問道。
“本技術中心的運作方式,跟正規科研院所有些類似,但我們的機製更加靈活,我們實行項目負責人製,一個項目完成開發以後,項目負責人和技術骨乾留下來,對項目進一步完善,等該課題徹底結束,再負責尋找新項目,其間,一般研發人員,則暫時分配到其他項目組,這有利於提高工作效率。”童博士解釋道。
“如果可以的話,我們能否知道技術中心除了進一步完善廢舊蓄電池的工藝技術,還在開發哪些項目?”凱源公司技術總監老辛問道。
童偉無奈地一笑,“不好意思,我隻能告訴你,我們開發的技術或產品,都是圍繞企業需要開展的,至於具體工作,昌達集團有規定,一般情況下不便透露。”
離開三號實驗室,童偉又帶著客人們參觀了另外兩間實驗室,眼看已經到了下班時間,葉佳怡告訴客人,參觀到此結束。
從技術中心出來,時間已到五點二十,客人們上車後,葉佳怡告訴司機直接去城裡預定的酒店,並通知童博士一同參加晚上的活動。
還
(本章未完,請翻頁)
是在昨天晚上的老地方,但昌達集團作陪的,隻有關雲天、葉佳怡、老丁和童偉等四人。
雖然酒店檔次和菜品規格沒有降低,當晚的酒局顯然沒有頭天晚上那麼正規,喝酒隨便,賓主以相互交談為主。
席間,凱源公司的客人們對當天參觀的所見所聞頗有感慨,“昌達集團不愧是全省聞名的大企業,凱源公司雖然停牌了,但我們畢竟是上市公司,另外,這些年全國各地我也沒少走,見過的企業不算很多,但也不少,不過跟今天見到的情況相比,僅從管理方麵比較,我認為昌達集團是做得最好的,不僅我們凱源公司相形見絀,我見到的其他公司也比不了。”老朱首先說道。
“朱總過獎了!我們隻是儘力去做,需要改進的空間還很大。”關雲天謙虛道。
“關總不必客氣,今天參觀過程中,我注意到一個細節,所有生產車間,我見到的崗位都十分整潔,不僅設備錚亮如新,就連地麵都很乾淨。製藥公司的gp車間能做到這一點倒不奇怪,因為gp取證過程對環境衛生有特殊要求,其他生產崗位如果不是為了迎接我們參觀而專門打掃了衛生,能做到這一點,令我相當佩服!”老朱在上市企業凱源公司當過多年總經理,他見的世麵確實不少。
葉佳怡接話道:“讓朱總猜著了,昌達集團從來不做表麵文章,即使行政級彆很高的領導來這裡,我們也不會特意打掃衛生,不管有沒有人參觀,衛生曆來如此,因為我們的目的是生產,而不是故意做給彆人看。這是生產管理的硬性條款,任何崗位都沒有例外,如果連崗位的環境衛生都搞不好,控製產品質量和生產成本就更無從談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