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st企業合作,目的就是為了借殼上市,我的觀點不一定完全正確,但上市公司被監管部門停牌,起碼說明這家企業的經營狀況乏善可陳,所以,我們對凱源公司的有形資產並不特彆關注,至於眼睛看不到的部分,就像剛才所說,還沒到那一步,隻要雙方有合作誠意,到時候總會看到的。”關雲天道。
“也就是說,為了借殼上市,昌達集團不在乎‘殼’裡究竟有什麼東西?”老侯覺得關雲天的話有點難以理解。
“是的,因為昌達集團曾經有過一次借殼上市的經曆,對這方麵多少有些經驗,我們借的是‘殼’,至於‘殼’裡麵究竟有多少有價值的東西,到時候應該由第三方評估機構說了算。”
“關總,難道凱源公司的資產負責表還不可信嗎?我們可是真正的上市公司,所有賬目完全按監管部門的要求建立,沒有任何弄虛作假的成分,如果昌達集團對我們連這點信任都沒有,雙方的合作基礎從何談起呢?”老朱似乎有點不滿意。
“朱總想多了,這跟信任沒有關係,我不否認凱源公司
(本章未完,請翻頁)
是上市企業,也不懷疑公司賬目很規範,但我前麵提到過,昌達集團在十多年前曾經有過借殼上市的經曆,我們對這方麵操作有些經驗,按照有關規定,即使被重組的企業做得再規範,其資產負債也必須經有資質的第三方機構評估,否則,不僅對合作的某一方不公平,監管機構也不允許那樣做。”關雲天解釋道。
老朱將信將疑地看著自己旁邊的老黃,“是這回事兒嗎?”
黃總是凱源公司的財務主管,對上市公司的會計準則更加熟悉,他肯定地說:“關總所言屬實,如果重組,凱源公司的資產負債確實需要經第三方機構評估。”
“第三方機構評估倒無所謂,關鍵是那得多少評估費?”
真是一分錢難倒英雄漢,凱源公司現在不僅沒有進項,而且債主們還時不時上門討債,弄得老朱灰頭土臉。維持公司的日常運作尚且需要從金融部門貸款,幾十上百萬的評估費,他聽見就頭疼。
“資產負債評估,有一套專門的收費標準,具體情況我不是太清楚,但總數算下來,估計也得好幾十萬。”
“哎喲,還八字沒有一撇呢,卻要先花好幾十萬做評估。”反正昌達集團的三位領導已經知道了凱源公司的底細,老朱說話也顧不得臉麵了。
關雲天看出老朱在為評估費發愁,他好言寬慰道:“朱總,車到山前必有路,評估費的事,你先不用考慮,還是繼續咱們剛才的話題吧。”
“剛才的話題?你們隻關心凱源公司這個‘殼’,對‘殼’裡麵的東西不感興趣,那就是說,隻要我們願意,重組就沒啥障礙,是這意思吧?”老朱道。
“我澄清一個概念,並不是說昌達集團對‘殼’裡麵的東西不感興趣,而是說那些東西的具體價值不是我們說了算,應該由第三方機構進行評估,所以在目前階段,沒有必要在那件事情上費精力,一旦重組成功,昌達集團不僅會重視‘殼’裡的東西,而且還會把那些資產盤活,讓它們為企業創造利潤。就借殼上市,重組凱源公司這件事而言,朱總說的沒錯,隻要你們同意,昌達集團就願意跟凱源公司合作。”關雲天道。
“好吧,既然關總如此坦率,我也代表凱源公司董事會表個態,我們這一趟如此興師動眾,目的就是尋求合作,根據相互了解,我認為凱源公司跟昌達集團可以達成合作意向。”老朱道。
關雲天帶頭鼓掌,“朱總痛快!那咱們雙方的合作意向就算達成了,剩下的就是具體細節和技術問題,恐怕要等到凱源公司的資產負債經第三方機構評估完成以後,才能進行那方麵商談。”
“是啊,細節和技術問題比較繁瑣,應該放到最後商談。不過我想問個很現實的問題,不知昌達集團是否已經有所考量?”
“什麼問題?朱總請講!”關雲天做了個手勢。
“現在雙方已經達成合作意向,請問昌達集團是以公司全部資產,還是部分資產入注上市企業?”
“這個----,”關雲天沒想到對方會在當天提出這樣的問題,讓他略感突然,好在他跟葉佳怡和老丁已經討論過這件事,幾秒鐘後便鎮靜下來,“以昌達集團的體量,彆說全部資產,即使部分資產注入其中,恐怕你們也會覺得過於龐大。”
(本章完),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