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直接打臉(1 / 2)

</p>

論生產管理、項目建設或各種規章製度的監督執行,在目前的建材分公司,沒有誰能比宋強做得更好,但是,說到產品或項目調研,卻不是他所擅長的工作,這一點,關雲天心裡有數。

跟宋強討論這件事的目的,一是讓他告訴職工,總公司對這件事情很重視,不會讓大家放假下崗;二是讓他有思想準備,儘可能幫助挖掘分公司的內部潛力,為將來的新項目打基礎。

關雲天知道,這樣的大事必須跟老朱等人商量,一方麵他們現在還是分公司領導班子的主要成員,重大事項的決策,從程序上應該有他們的參與,另外,通過前幾次接觸,老朱等人雖然對企業管理乏善可陳,但對項目或產品調研之類的工作,卻比較熟悉。基於上述兩方麵原因,關雲天決定再召集一次視頻會議。

當天下午兩點,建材分公司八名現任領導班子成員齊聚會議室,跟關雲天舉行遠程視頻會議。關雲天開門見山,講了召集這次會議的目的,並強調解決富餘職工就業問題的緊迫性。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如果知道會出現富餘職工問題,還不如不搞生產車間的自動化改造。”老朱帶頭發難。

關雲天料到有人會借助富餘職工問題,否定正在進行的生產車間現代化改造,對於老朱的言論,他並未過分在意:“現在開會是解決問題,我勸大家不要情緒化,因為事實非常清楚,如果不搞技術改造,建材分公司的產品質量就不穩定,關鍵是生產成本降不下來,產品在市場上沒有競爭力,你們的企業就生存不下去!以前的狀況曆曆在目,原來的凱源公司多年處於停產半停產狀態,難道大家這麼快就忘了嗎?所以,今天這個會議不要討論技改問題。”

關雲天特彆提到“你們的企業”,他就是要向老朱等人強調,要不是原來的凱源建材公司主動上門尋求重組,現在的建材分公司跟昌達集團沒有一厘錢關係,這家企業是死是活與他無關,他關雲天又何必操這份心呢?

老朱意識到自己的話有些不妥,畢竟他們班子裡的一幫人都是建材分公司的股東,企業搞好了,有發展,他們幾位都是直接受益者,不能把彆人的一番好心當成驢肝肺,他趕忙緩和氣氛,“關總,技改的重要性我們知道,但是,出現這些富餘職工,應該怎麼處理呢?莫不是又要讓他們放假或下崗?”

“動不動就讓職工下崗放假,那是以前不負責任的做法。”關雲天毫不客氣地懟了回去。

因為原來的凱源公司就經常讓職工下崗放假,關雲天的話無異於直接打臉老朱等人,不過人家說的是事實,老朱也隻能受著,“不讓富餘職工下崗放假,關總想怎麼安置他們?”

“實際上這是你們建材分公司領導班子的事,我操這份心純屬多餘,但是,我怕這件事久拖不決,最終影響到富餘職工的工作和收入,所以,我想儘快把這個問題解決了,也好消除那些富餘人員的恐慌。”關雲天真是用心良苦,也難怪三萬來人的昌達集團,二十多年來,從未發生過因為企業經營出現問題,而讓職工下崗放假的事件。

“恕我直言,國內施行市場經濟已經多年了,企業效益好壞,職工下崗放假,這些事情都屬於正常現

(本章未完,請翻頁)

象,建材分公司實施技改後出現的部分富餘人員,我認為可以讓他們下崗,這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情,現在早已不是計劃經濟時代,企業沒有義務和責任對員工的工作一包到底,何必為他們的崗位大費周折呢?”班子裡分管勞資的老苟,對這件事不以為然。

關雲天點頭表示讚同,“沒錯,市場經濟體製下,任何企業都沒有為職工的工作崗位一包到底的義務和責任,下崗放假屬於正常現象,尤其是建材分公司這次還是因為技術改造後,對一線職工的需求減少而出現富餘人員,就更顯得名正言順。但是,讓咱們設身處地站在當事員工的角度想一想,說實話,他們下崗對建材分公司沒有一點不良影響,但對某個具體職工而言,要是家裡有其他經濟來源還好說,如果完全指望他的工資收入,他的下崗對整個家庭無異於晴天霹靂。”

“關總這種悲天憫人的情懷讓人感動,隻是這種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就建材分公司的現狀,我看不出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說完,老苟兩手一攤。

“眼前確實沒有辦法,但咱們得開動腦筋,不能眼睜睜看著職工下崗回家。”關雲天道。

聽到這裡,老朱倒也讚成關雲天的做法,但他仍然無計可施,“因為問題比較突然,我們確實拿不出解決辦法,請問關總有方案了嗎?”

“今天召集這個會,就是想跟你們商量解決問題的辦法。我考慮了一段時間,為了解決富餘職工的就業問題,唯一辦法就是為他們創立新的工作崗位。”關雲天道。

“創立新崗位?如何創立?用什麼做依托?”以老朱為首的幾名班子老成員,用不可思議的目光,不約而同地看著關雲天。

“工作崗位當然不能從天上掉下來,要給富餘人員創立新崗位,我的意見,應該在建材分公司做新項目。”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