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直接打臉(2 / 2)

“做新項目?車間技改還沒完成,建材分公司又要做新項目,這樣的安排合適嗎?”有人問道。

“有什麼不合適的?這兩項工作本來就是相輔相成的關係,如果不讓那些富餘職工得到妥善安置,一旦完成技改,車間定崗定員以後,你們領導班子將不得安寧,不信你們就等著瞧吧。就算不是所有富餘職工都去找你們鬨事,即便隻有那麼一小部分去跟你們理論,看你們如何應付。”關雲天的話,戳中了老朱等人的軟肋,他們最怕職工找麻煩。

會議室的氣氛瞬間變得凝重起來,過了好一陣,老朱才開口說道:“關總的意思,應該馬上著手建設新項目?”

“有這個意思,但也不能操之過急。”關雲天道。

“不是說要儘快想法安置富餘職工嗎?怎麼又不著急了?”

“不是不著急,而是不能操之過急,任何企業做新項目,都是一件非常嚴肅的大事,如果考慮不周,貿然行事,砸進去的投資有可能血本無歸,那樣的風險必須避免!”

“一方麵要儘快想法安置富餘職工,另一方麵又害怕做新項目擔風險,關總,接下來究竟應該怎麼辦呢?”班子裡的侯經理一臉的茫然。

“我認為,處理這件事的原則就是‘積極穩妥’四個字。首先,為了儘快找

(本章未完,請翻頁)

到安置富餘職工的辦法,從現在開始,大家都要重視這件事,班子裡的每個人要認真對待,積極行動起來;另外,不是做新項目害怕擔風險,而是不能擔那樣的風險,為了達到目的,我覺得新項目肯定要做,但在考慮新項目時,必須把可能的風險排除在外。”關雲天道。

“這個願望當然很好,但是,新項目想做什麼?又如何把風險消除在萌芽狀態?關總,也許你已經有方案了,那就請你直接說出來吧。”老朱道。

“的確,從技改方案確定後,我就對富餘職工的問題有所考慮。長期以來,建材分公司一直生產基礎建材,如今,我們的思維為什麼不能跳出基礎建材的圈子呢?大家都是建材領域的行家,在你們麵前談論這樣的問題就是班門弄斧,我的建議權當拋磚引玉吧,我曾從事過十年的房地產開發,對建材製品略知一二,根據我的了解,民用建材產品有上百種,新項目是否可以圍繞民用建材做文章呢?”關雲天道。

“嗯,跳出基礎建材的圈子,民用建材產品確實不少,新項目圍繞民用建材選產品,關總的思路確實比我們開闊,但是,民用建材品種很多,從上百種產品中,挑選哪一種作為新項目的產品比較合適呢?”建材分公司主管技術的老李,從內心佩服關雲天的見解。

老朱等人在建材行業從事了多年的經營管理,要說他們不知道品種類型眾多的民用建材產品,那是對他們的不敬,但是因為思想僵化,觀念陳舊,理念保守,即使麵對困難,他們寧願坐以待斃,也不願意主動出擊,跳出舊圈子。

關雲天的建議,不能說醍醐灌頂,起碼對他們有所啟發。然而,麵對令人眼花繚亂的眾多民用建材產品,正如老李所言,他們真不知道新項目該選哪種產品。

“剛才說了,我的建議權當拋磚引玉,供大家參考。現在所有城市的規模都在不斷擴大,隨之而來的是城市下水管網的不斷增加和延長,我認為可以利用咱們的基礎建材進行深加工,生產用於建設城市下水管網所需的各種規格的下水管道。”這是關雲天的具體建議。

“各種規格的下水管道?據我所知,這些產品已經有企業在生產了。”老朱好像不感興趣。

“我知道已經有企業在生產,要不在熱火朝天的城建工地上,那些下水管道是從哪兒來的?除非像昌達集團那種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那是我們企業自己開發的產品,開始階段隻有昌達集團在生產,除了這種情況,幾乎其他所有產品,都不可能隻有一家生產單位。現在討論的是,類似產品是否可以作為新項目的選擇,而不是有沒有另外的生產單位。”關雲天對老朱說出那樣的外行話,顯然很不滿意。

建材分公司總經理老侯讚同關雲天的建議,“關總提出的城市下水管道,我認為可以選擇這個產品來做,理由有二,第一,該產品屬於市政建設所需,隻要質量過硬,價格上用戶不會太計較,產品附加值應該不會太差;第二,產品運輸比較方便,甚至可以進行三五百公裡的中距離運輸;第三,該產品屬於建材分公司的原料深加工項目,在生產成本方麵具有一定的優勢。”

“沒錯,這幾方麵都是其有利條件,但它麵對的競爭也是激烈的。”

(本章完),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