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小人物的非凡之路最新章節!
地方政府的領導果然說話算數,一個星期後,當年所欠的財政補貼悉數到賬,過了幾天,從江副縣長那裡又傳來喜訊,他提出的想法得到了縣府主要領導的支持,民政部門也很配合,同意把每月發給老人們的政府補貼,直接轉撥給他們所在的養老機構。
增加了這兩項收入,關雲天決定停止縣城養老項目的現代化改造。
“為什麼?關總,難道不需要進一步降低人工成本嗎?”項目經理很不理解。
“降成本是管理工作永恒的話題,但也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現在地方政府兌現承諾,增加的兩項收入足以扭虧,可能還多少有些盈餘。如果進行現代化改造,必然減少養老項目的用工人數,那些減下來的員工怎麼安排?”關雲天道。
“很簡單,讓他們下崗就是了。”項目經理滿不在乎地說。
“這種處理辦法確實夠簡單,但在我們昌達集團沒有這樣的先例。因為各種原因,對一家企業來說,職工的下崗上崗似乎已經成為一種自然現象,但對某個具體員工而言,那就是一件大事,甚至可以說關係到一家人的生活,但凡企業還能想到彆的辦法,我們絕不會輕易邁出這一步。倒不是說昌達集團的職工非要在同一個崗位永久待下去,如果不是因為職工自身的原因,及時從這個崗位下去了,起碼要有另外的崗位安排他們。”
“喲,一個企業要做到這一點可不容易,昌達集團的職工這不就像進了保險箱,端上鐵飯碗了嗎?”
“你說的那是體製內單位,我們既不是保險箱,也沒有鐵飯碗,昌達集團有非常嚴格的考核獎懲製度,任何職工,隻要違反了有關規章,該處罰就處罰,該開除就開除,沒有情麵可講。但是,如果職工沒有過錯,我們不僅不會隨便讓職工放假下崗,即使因為企業的經營範圍發生變化,改變了原來的崗位設置,昌達集團也會對職工作出妥善安排,絕不會撒手不管。”關雲天道。
“為了降低人工成本,對養老項目實行現代化改造,這是企業正常的經營管理行為,又不是故意讓職工下崗,有什麼不合適嗎?”
“對於縣城這個項目,我最初的目標就是做到保本經營,如果能有些利潤當然更好,現在政府補貼到位,保本經營已經不成問題,即使進行現代化改造,每年節省的人工費也就那麼幾十萬,與其打破昌達集團的傳統慣例讓部分職工下崗,不如停止現代化改造,把職工留下來,避免給外界造成不良影響。”關雲天雖然從不在乎對外宣傳,但對壞名聲卻格外在意。
“按照關總的意思,寧願企業人工成本高一點,也不願讓部分職工下崗?”
“是的,把職工招進企業,就要對他們負責,員工自己的因素咱們無法掌控,但企業降低經營成本有多種辦法,不一定非要指望減人增效這一條措施。在昌達集團,要麼定員定崗,杜絕人浮於事,要
(本章未完,請翻頁)
麼給富餘職工尋找新崗位,總之,企業不會因為經營管理方麵的原因讓職工下崗。”
隨著省城養老項目四期工程的全部竣工並相繼投入運營,加上在全省多個地市級城市布局的養老項目陸續建成,昌達控股公司養老業務板塊的規模達到了二十多萬張床位,吸收的養員數量超過二十萬人,每年營業額近五十億,這樣的規模在服務行業已經算是了不起的成就。
但是,根據關雲天的最初設想,目前取得的成績還遠遠不夠,待全省地市級城市布局完成以後,他的目標是下一步把這項業務往其他省市擴張。
從發展勢頭、市場需求和企業現在具備的條件等因素衡量,關雲天的目標既宏偉又現實,接下來的工作可謂順理成章。但是,業務擴張需要人手,真要在其他省市投資養老事業,關雲天覺得最缺的就是人才。
跟最重要的助手葉佳怡談及這件事,葉佳怡若無其事地說:“看把你愁成這樣,放著現成的人才不用,你是自尋煩惱。”
“現成的人才,誰呀?我怎麼沒發現?”
“遠在天邊近在眼前,我看你是熟視無睹啊!”
“你就彆賣關子了!難道是指你自己嗎?”
“什麼呀!我怎麼能把自己抬出來?再說我現在就忙的不可開交,可沒有精力管其他事。你的女兒關琳珊,碩士研究生畢業後,都在普華永道工作三四年了,也該鍛煉得差不多了吧?你就是不把她叫回來,咱們年齡也不小了,將來昌達集團這一大攤子交給誰?你得早做準備呀!”葉佳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