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信任最重要(1 / 2)

,最快更新小人物的非凡之路最新章節!

一共十二天假期,關琳珊用了一個星期對昌達集團的實體製造業進行了一番大致考察,在跟葉佳怡交流時,她對這些項目有了初步認識,並對集團公司當初如何想到做這些項目感到好奇。

“你所關心的,不就是項目的決策過程嘛。”葉佳怡道。

“可是我對如何決定一個項目該不該做,該如何做,感到很困惑。”

“歸根結底,就是你不了解公司的決策過程。比如,公司的某項產業因為政策變化或市場原因不能再往下做了,你認為應該怎麼辦?”葉佳怡試圖用這樣的方式,給關琳珊介紹一些管理經驗。

“既然市場不好或者政策不允許繼續經營,當然就得停下來了,除此之外還有彆的辦法嗎?”

“沒錯,一般企業管理者都會這麼做,但這不是一個成功企業家的選擇。”葉佳怡道。

“麵對這種情況,昌達集團會怎麼做?”順著這樣的思路,關琳珊正好可以了解企業的決策內幕。

“給你舉個例子吧,昌達集團最初是做傳統製造業的,後來市場競爭很激烈,關鍵是監管政策越來越嚴,如果繼續在傳統產業領域經營,必然麵臨巨大風險,換做其他企業,一般會繼續堅守,直到哪天政府一聲令下,被強行關閉,任憑企業自生自滅。”

“那樣的話,企業不就倒閉了嗎?”

“是的,但昌達集團顯然沒有那麼做,企業決策層采取主動措施,在傳統產業還處於正常經營的情況下,便主動出擊,果斷處理掉傳統產業,將目光投向高端製造領域,不僅規避了政策性風險,還成功進行了產業的升級換代,為企業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說起來容易,你們當初是怎麼處理傳統產業的呢?”

“對於傳統製造業,當然不能隨便關停了事,那樣做既對昌達集團的兩三萬員工不負責任,對集團公司又會造成巨大損失。因為企業的幾大傳統製造業板塊都處於正常經營狀態,我們采用借殼上市的方式,將那些資產全部打包推向資本市場,過了解禁期,再有計劃地分期分批從市場退出,直到股權結構發生根本變化,把大股東位置讓給彆人,從而不動聲色地把原有的傳統製造業成功變現,並從中抽身退了出來。”

“資產從二級市場變現後,企業有了大量閒置資金,於是,就想到做高端製造業?”

“其實在退出傳統產業之前,我們就有產業升級的打算,因為這是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葉佳怡道。

“看來在意識到傳統產業弊端的時候,你們就未雨綢繆了,現在要進軍高端製造業,這也是個非常寬泛的領域,怎麼知道該從哪個方麵入手呢?”

“是啊!我們也曾有過短暫的迷茫,但昌達集團原有的傳統製造業板塊,跟汽車行

(本章未完,請翻頁)

業有些關係,通過分析,加上我們在政府計劃部門得到的消息,知道汽車行業是未來一段時間的支柱產業,所以,我們決定選擇汽車零配件作為昌達集團高端製造業的發力點,通過調研論證後,證明我們的想法是可行的,於是,集團公司第一個高端製造業項目便確定下來。”

“但這跟昌達集團原來從事的業務有很大區彆,從管理層到普通職工,怎麼能很快適應呢?”

“其實,無論傳統製造業還是高端製造業,他們有個共同之處----都屬於製造業,既然是同一種行業,其管理原則是基本不變的,無非就是產品的技術含量高,需要更加嚴格和規範的管理製度,這對我們來說不算什麼難事。至於一線職工,麵對高端製造業肯定不適應,因為高端產品對操作要求更高,但這沒關係,我們要求技術支持方提供人員培訓服務,另外,如果確實缺乏某些方麵的特殊人才,我們也采用對外招聘的辦法,可以使問題得到解決。”

“有人說高端製造業產品好做,開發市場的難度卻往往很大,不知昌達集團如何克服這方麵困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