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影響聲譽(1 / 2)

</p>

基層的項目經理們都有自己的盤算,因為每個養老項目實行單獨核算,按照公司規定,完成任務有獎勵,出現虧損受處罰,所以,在董事長麵前,他們把可能出現的困難都儘量提出來,把問題都看的很嚴重,目的是為了得到公司高層領導的理解,以便在年終考核中對他們網開一麵。

這些人還是跟關雲天共事時間太短,對他們這位董事長缺乏足夠的了解,否則,他們不會這樣做。

憑關雲天的精明,聽項目經理們的一席話,他便知道這些人想的是什麼。當初,在養老項目調研期間,關雲天就知道能否為老人們提供他們想要的生活,是養老項目成敗的關鍵,也是項目管理過程的主要內容之一,通過省城大型養老項目的建設和運營實踐,關雲天早已掌握了養老項目的管理訣竅,但他認為地市級城市的老年服務中心,畢竟規模有限,省城那種特大型養老機構的經驗不能盲目照搬過來,但借鑒意義還是有的。

當幾位項目經理大談困難,大倒苦水之時,關雲天表麵上對他們麵臨的情況表示理解,但開會之前,他就已經有了一套自己的方案,在關雲天看來,經理們可以暢所欲言,但那些細枝末節根本不是理由,最後都要按照他的方案去執行。

會後,每個老年服務中心的項目經理回到各自崗位,他們按照關雲天指示的方法,先做調研,看看需要多樣化服務的養員究竟占多大比例,結果統計出來後,幾個地市級城市養老機構的情況並不一樣,因為每個地市級城市本身的經濟發展水平就有較大差異,經濟越發達,居民收入越高,養員要求生活多樣化的比例就越大。

結果顯示,經濟最發達的地區,有高達百分之三十的養員要求提高生活水準,反之,在經濟欠發達的地市級城市的老年服務中心,僅百分之五左右的養員有這方麵需求。

關雲天告誡各基層單位,禁止貪大求洋,要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實事求是,杜絕浪費,精心合理配置資源,把成本降到最低。

實際操作過程中,即使當初有改善生活願望的老人,也不是每天都想吃小炒,偶爾也願意吃一兩次大鍋菜,因為後勤部門已經提前準備了食材,這就免不了形成一定的浪費。

“這個問題非常簡單,給護工一項任務,讓他們頭天傍晚統計自己負責的養員,第二天誰想改善生活,提前上報給後勤部門,讓食材采購人員根據實際需求采購,這樣就能杜絕浪費。”在關雲天這裡,辦法永遠比困難多。

通過這項措施,終於止住了養員流失的趨勢,事後跟葉佳怡和關琳珊談起這件事,關雲天很有感觸,“都說各養老機構是獨立核算單位,如果對其放任不管,說不定把牌子給你砸了,你還不知道呢。”

“將來是否應該在管理章程上增加一條?不得因為管理方麵出現問題,而造成養員流失。”

(本章未完,請翻頁)

“通過完善管理條例,可以堵住這一漏洞,但基層管理人員的不恰當行為或責任心缺失,將會影響老年服務中心的聲譽,這一點光靠白紙黑字的管理條例恐怕是解決不了的。”關雲天道。

“可不是嘛,地市級城市老年服務中心分布於全省各市,隨著養老項目不斷向外擴張,如果進一步擴展到其他省市,將來的項目將更加分散,有些項目與公司總部甚至可能相距上千公裡。項目經理隻顧完成經濟指標,不顧公司聲譽的行為,現在位於省內的六七個老年服務中心都無法杜絕,將來布局於全省或外省市的更多項目,就更加難以掌控了。”葉佳怡擔心道。

“是啊,這個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關注,目前通過加強管理,增加巡視頻率,暫時還可以應付,隨著省內外布局的養老項目越來越多,靠巡視這樣的笨辦法就效率太低了,彆說跟總部相距上千公裡,就是省內這些項目,挨家挨戶巡視一次,也要一個來月,到時候因為這件事將占用許多時間,公司管理層整天頻於奔命,其他事兒就不用乾了。”關雲天覺得這個問題非常嚴峻。

“關鍵是即便勞神費力,說不定最終結果也是收效甚微,甚至事與願違。就算公司高管騰出精力專注這件事,也要每隔一個月才能巡視一次,而且每到一處,最多待個一兩天,這麼短的時間,你能看出多少問題?不是信不過那些基層經理,他們誰不會弄虛作假?知道公司領導要去巡視,表麵上給你做的很好看,過一兩天等巡視人員離開後,一切恢複原樣,什麼問題也解決不了。”葉佳怡道。

“完全有可能出現這種情況,要不怎麼說巡視是一種笨辦法呢,而且每隔幾個月巡視一次,根本起不到多大監督作用。”

在旁邊一直沒有說話的關琳珊插話道:“我不懂具體怎麼做,但現在網絡這麼發達,是不是可以考慮實行網絡化管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