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怎麼一轉眼天啟皇帝後把這事如此交代自己呢?這皇帝的心裡究竟是怎麼想的?
當天啟皇帝意味深長地又提到了江南賦稅的話時,魏忠賢瞬間就反應過來了,他一下子明白了皇帝真正的用意。
鬨了半天,天啟皇帝並不是不想對這個事窮追猛打,而是打算利用這件事來做文章。
畢竟取消礦監和稅監的旨意是泰昌皇帝在的時候下的,作為泰昌皇帝的繼承人,天啟皇帝無法對此事反悔,而且這不是小事,一旦否決了泰昌皇帝的旨意一意孤行,等於直接讓皇帝和東林黨站到了對立麵,天啟皇帝自然是不會這麼乾。
現在雖然找了個清稅的理由暫時維持局麵,可天啟皇帝心裡也清楚這個局麵究竟能維持多久誰都不知道。一旦東林黨再有後手,逼迫天啟皇帝強行召回地方太監,天啟皇帝最多也隻能采取當年萬曆的拖延大法而已。
但天啟皇帝不是萬曆皇帝,他沒有萬曆皇帝對朝廷的控製力,何況就算是萬曆皇帝當年不也給文官集團噴得狗血淋頭麼?
眼下大明財政困難,戶部赤字嚴重,遼東那邊正在打仗,福建突然又冒出事來也要動刀兵,再加上朝廷正常的開支和這些年地方上的天災需要救濟,到處都要用錢,錢對於天啟皇帝來說尤其重要。
沒錢,什麼事都乾不成。這點天啟皇帝心裡明白的很,可要弄錢靠那些文官是根本不成的,說句不好聽的地方的稅收收不上來是真的收不上來麼?為何萬曆皇帝派礦監稅監下去就能收上來呢?
天啟皇帝不傻,他當皇帝也有兩年了,如果是剛剛登基的時候或許這個問題還看不明白,可現在的他心裡早就一清二楚。地方的稅之所以收不上來真正的原因無非就是這些官員和地方相互勾結,偷稅漏稅中飽私囊罷了,皇帝收稅說白了收的都是普通老百姓的稅,而真正的有錢人的稅根本就收不到,他們利用手中的特權和關係網正大光明的逃稅甚至不交,從而使得大明稅收問題嚴重。
在這種情況下,地方的稅監主要工作就是盯住這些人,讓他們把應該交的稅拿出來。可一旦這麼做了,等於從他們口袋裡掏銀子,這些人哪裡肯呀?
這也是當年萬曆朝時文官集團和地方士紳一直叫囂著要取消礦監稅監,更把一頂頂害民誤國的大帽子往上扣的緣故。而現在好不容易通過忽悠泰昌皇帝正式取消了礦監稅監,眼看好日子就要來了,哪裡肯再被皇帝逼著繳稅呢?
天啟皇帝心裡清楚,憑著馮銓從山西帶回來的消息是弄不垮東林黨的,畢竟馮銓去山西調查名不正言不順,隻是出於中旨,沒有通過內閣正式下文,而且馮銓帶的人也隻是東廠的人,這些私下調查擺不上台麵,要真追究的話程序不符合。
何況查到的官員和山西商人勾結的情況,這些官員雖然和東林黨有這樣那樣的關係,可一來手裡掌握的證據不多,二來這些官員也非東林黨中堅人物,哪怕知道這些人的背後就是東林黨的大佬也沒用,到時候他們完全可以找借口撇清,一旦強硬追查下去最終的結果也不會給一下子弄垮東林黨,最多隻是一些麻煩罷了。
既然如此,天啟皇帝這麼做的用意就很明顯了,前麵說過讓葉向高去查不僅賣了個麵子給他,也是順便挖了個抗,他要看看東林黨自查怎麼向自己交代。二來,他這麼做也是一種政治上的交換,葉向高是個聰明人,哪怕當時不明白,回去後也會想明白這是為了什麼。
天啟皇帝可以在這件事上放東林黨一碼,可同時東林黨也要在清稅事上配合天啟皇帝,不再拿稅監的事來做文章。大家心照不宣,各得所需,這才是天啟皇帝真正的目的。
另外,天啟皇帝之所以這麼做也是因為現在的首輔是葉向高,如果換一個人天啟皇帝是絕對不會這麼乾的。
葉向高雖然是東林黨的大佬,但天啟皇帝認為葉向高還是頗有能力的,他和其他誇誇其談的東林黨有著本質區彆,作為首輔葉向高還是一個能做事的人,更是一個懂得政治妥協的老臣,假如換成其他人的話,天啟皇帝或許就不會這麼乾的,這也算是因人而異吧。
魏忠賢最初也沒想明白,他是事後才明白的。伺候完天啟皇帝後,魏忠賢離宮去了他在宮外的住處,現在的魏公公可不比往日,隨著權勢越重,他早就在宮外置了宅院,而且這個宅院還是天啟皇帝賜給魏忠賢的,住在裡麵心安理得。
回到宅院後的魏忠賢思索良久,這才想明白了天啟皇帝的真正用意,不由得拍著大腿感慨皇帝的腦子的確好使,相比之下自己這個大老粗遠遠不如。
拍了拍自己的腦袋,魏忠賢喊來人交代了幾句,過了沒多久,兩人就急急趕到了魏忠賢的府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