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居益贏了?”
“贏了!還是大勝!”
“捷報拿來朕看。”聽到這個消息,天啟皇帝把手裡的刨子往邊上一擺,就朝著魏忠賢伸手。
魏忠賢連忙把捷報遞了過去,天啟皇帝二話不說打開就看,看了沒幾眼臉上就露出了欣喜的表情,等看到最後,更是忍不住喝了一聲好。
“這南居益還是有點本事的。”天啟皇帝讚了一句。
魏忠賢在一旁道:“南居益知恥而後勇,如不是皇爺的敲打和訓斥哪來今日功勞?依奴婢所見,此戰皇爺才是真正居功至偉,南居益隻不過是按照皇爺定下的策略執行罷了。”
“哈哈哈,你呀你。”天啟皇帝大笑起來,伸手朝著魏忠賢點了點,他自然知道這是魏忠賢故意拍自己馬屁呢,不過魏忠賢話也沒說錯,如果不是自己當初給南居益下中旨,把南居益狠狠訓斥了一頓,讓他不要耍小聰明立即開戰的話,福建戰事也不會有如此結果。
眼下盤踞澎湖的荷蘭人全部投降,荷蘭戰艦遠遁,此戰大獲全勝。雖然打仗的是南居益,可製定戰略的卻是天啟皇帝,魏忠賢這麼說也不是沒有道理,更何況好話人人愛聽,天啟皇帝也是一樣。
心裡高興,天啟皇帝的話就多了幾分,當即坐下和魏忠賢就福建戰事聊了起來,順便討論了一下南居益在捷報中提到對俘虜的荷蘭將領的處置方案。
戰後,南居益不僅給朝廷送了捷報,還把荷蘭守將高文律等十二人押解至京,用於獻俘。
這個決定很對天啟皇帝的胃口,這幾年大明和建奴作戰屢戰屢敗,朝廷在遼東可以說是丟儘了臉麵。如今的大明正需要一場能鼓勵人心的勝利,而福建澎湖之戰勝利恰恰來的正是時候。
雖然俘虜的是荷蘭人,可這些紅毛夷從本質來說和建奴是一樣的,都是番人外族。獻俘荷蘭人不僅能激勵大明士氣,讓天下看一下大明的武功,同時也可以用來震懾四方。
在魏忠賢的建議下,天啟皇帝同意了等獻俘後把這些荷蘭人全部斬首,然後傳首九邊,以儆效尤。
在定下此事後,天啟皇帝順手就把後續的安排交給了魏忠賢負責,魏忠賢當場拍著胸脯保證這個事一定辦的妥妥的,必定借荷蘭人的人頭讓全天下看看,膽敢犯我大明者必沒有好結果。
接著,魏忠賢順勢又說起了遼東戰事,又一次隱晦表示出對遼東戰事進展的不滿,認為既然福建那邊都能有此大勝,而兵強馬壯的遼東那邊卻一直對峙,孫承宗的步步為營戰術雖然穩,可也太過穩了些吧,這樣下去得什麼時候才能徹底滅掉建奴呢?
麵對魏忠賢又一次給孫老師上眼藥,天啟皇帝心中微微一笑,卻不在意。他很清楚魏忠賢這麼做的原因,也知道魏忠賢和孫老師之間的矛盾。可天啟皇帝雖然信任魏忠賢,卻也不傻,遼東可不是福建,建奴也不是荷蘭人,兩者根本無法相比,如果建奴這麼好打的話,大明這些年來也不會幾次在遼東吃虧了,遼東戰場舉足輕重,千萬不能衝動,穩有穩的好處,哪怕多花些銀子,隻要能困死建奴也是值得的。
見天啟皇帝不置可否,魏忠賢心裡有些失落,他知道今天的眼藥又沒上成。
眼珠子一轉,魏忠賢換了個話題,討論起了這一次福建戰將的功勞來,尤其是對作為先鋒的福建總兵俞谘皋和守備王夢熊讚賞有佳,建議朝廷可以適當封賞。
對此天啟皇帝倒沒反對,思索了下同意了魏忠賢的建議。在魏忠賢說完這個事後,又把話題再一次繞回到了遼東,談論起了遼東的戰將,一來二去就提到了鎮守寧遠的袁崇煥。
對於袁崇煥,魏忠賢頗為推崇,不僅告訴天啟皇帝袁崇煥的情況,還提到了當年袁崇煥去遼東之前曾經去牢裡探望熊廷弼,並向熊廷弼請教遼東戰事的往事。
天啟皇帝聽後覺得這個名字有些耳熟,不由得起了興趣,在魏忠賢提醒下這才想起之前孫承宗決定在寧遠築城時曾經給自己寫了個折子,裡麵就提到了這個袁崇煥,還提議由他來主持寧遠前線軍事。
一時間天啟皇帝對袁崇煥此人有了濃厚興趣,讓魏忠賢把之前孫老師的奏折給找了出來,翻開一看很快就在上麵找到了袁崇煥的名字。在奏折中,孫老師對袁崇煥很是看重,也頗有培養之意,甚至在奏折中稱讚袁崇煥文武雙全,有國士之風,如能悉心培養未來必能為國朝大用的話。
現在魏忠賢也向自己推薦袁崇煥,天啟皇帝兩邊一對應心中微動。雖然他重用孫承宗孫老師,可天啟皇帝也知道自己這個孫老師和東林黨的瓜葛太深,作為自己政治對手的東林黨,天啟皇帝是必須要解決掉的,而要徹底解決東林黨問題,那麼孫承宗就不能不有所考慮。
天啟皇帝是一個重情義的皇帝,他性格中雖然有皇帝的冷酷和決斷,可同樣也有著普通人的性格一麵,其中重情義就是其一。
這可以從天啟皇帝對待李選侍也就是現在的李康妃、乳母客氏還有魏忠賢這些人能看得出來,孫承宗是天啟皇帝的老師,天啟皇帝雖然知道這個老師文武雙全也是忠心耿耿,可惜卻是東林黨一員,要動東林黨就不能不動孫承宗,但他絕對不會和其他東林黨那樣對付孫承宗,在適當的時候讓孫承宗回鄉養老是最好的選擇,可一旦孫承宗走了遼東怎麼辦?所以一直以來天啟皇帝也在找尋合適替代孫承宗的人選。
今天魏忠賢突然提到了袁崇煥,天啟皇帝又從孫承宗那邊看到了對袁崇煥的推崇,一時間倒不能不讓天啟皇帝有了另一層想法。他思索了下,詢問袁崇煥如今的職務,得知袁崇煥現在隻是暫代兵備副使後沉嚀片刻,當即開口說可以讓袁崇煥實授四品兵備副使,再進從三品山東布政司右參政,兼按察司僉事之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