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丁憂(1 / 2)

苟在明末當宗室 夜深 3628 字 1個月前

北直隸,豐潤縣,驛站。

袁崇煥正坐在客房中凝神細思,在他麵前的書桌上擺著一份剛接到的詔書。

作為本應該駐守遼東前線的他卻出現在豐潤,並非袁崇煥擅自離職,而是有著特殊原因。

十日前,袁崇煥突然接到消息,在家鄉的父親病故,袁崇煥依製回鄉奔喪守孝。按照大明的規矩,凡是官員父母去世必將去職守孝三年,這叫丁憂,三年後再按例起複原職。

這個規矩是太祖朱元璋定下的,所有官員必須遵守,哪怕你的官做的再大也是一樣。所以袁崇煥接到父親病故的消息後就馬上安排好了公務,把手中的事暫交給彆人,又向朝廷上了一份丁憂折子,這就帶著其弟袁崇煜和家仆幾人啟程回鄉守孝。

誰想剛走到豐潤縣,朝廷的旨意就到了,這是一份奪情詔書,詔書中先是誇讚了袁崇煥的孝道,接著就是說明如今國家用人之時,袁崇煥作為鎮守邊境和後金作戰的守將,寧遠城不能缺少袁崇煥的駐守,所以朝廷以國事為重奪情,讓他儘快返回寧遠。

“大兄!大兄!”

袁崇煥的目光停留在這道詔書之上許久,外麵突然就傳來袁崇煜的呼聲,回過神,袁崇煥緩緩開口:“進來吧。”

轉眼,興衝衝的袁崇煜推門而入,一眼見到袁崇煥依舊安坐著忍不住就問:“大兄,您還坐著乾甚?我等還不快快回去?”

“回去?”看著一副急切的三弟,袁崇煥反問:“回哪裡去?”

“還能是哪裡?自然是回寧遠呀。”袁崇煜想也不想就脫口道。

“回寧遠?回寧遠做什麼?”

“大兄,您不會是糊塗了吧?朝廷這奪情的旨意都下了,難不成不回寧遠?”

“糊塗!”袁崇煥瞪了他一眼,自己這個三弟說什麼胡話呢?現在是回寧遠的時候麼?

“大兄,不回寧遠您難不成真想回鄉丁憂三年?”袁崇煜詫異道,他打量了下自己這個兄長,作為弟弟他對袁崇煥了解的很,自然是知道哥哥的心思的。

袁崇煥是萬曆四十七年三甲同進士出身,萬曆四十八年當了邵武知縣,接著沒過兩年就因考評優秀被調任京師,隨後入了兵部當了主事,隨後因為熊廷弼和王化貞在遼東的慘敗導致遼東格局大變,孫承宗臨危受命任職薊遼督師主持遼東戰局,而袁崇煥也因為被人推薦從京師調任山海關任監軍,從而開始了他不一般的人生舞台。

這幾年中,袁崇煥靠著自己的能力和孫承宗的看重提攜,再加上前些時候又搭上了魏忠賢魏公公的門路飛黃騰達,短短時間就不斷升官,如今已是從三品山東布政司右參政,兼按察司僉事,並擔任寧遠兵備道職務,全權負責寧遠的軍事。

從一個七品知縣在不到五年的時間就升到了從三品,這樣的升官速度讓人望塵莫及,簡直堪比坐火箭。

現在正是袁崇煥意氣風發,準備大展身手的時候,可偏偏父親去世了,朝廷的規矩在,袁崇煥無奈隻能回鄉守孝以儘孝道,可袁崇煥心裡真的願意麼?這答案是明擺著的。

按照規矩,官員丁憂三年後再起複,可實際上大部分官員在丁憂三年後往往很難起複原職,因為你一旦丁憂後原來的職務不可能空著,早就一個蘿卜一個坑給人替了,總不能你丁憂完讓在職的人給伱讓路吧?人家乾的好好的,把人家的職位撤掉再交給你?這根本不可能啊。

所以一般丁憂起複後具體官職任命還要排隊,運氣好的給你一個和之前官職相等的職務先乾著。運氣差的沒有空缺就等著,或者去個冷衙門任職。這樣一來原本官運亨通的節奏就徹底打破,到時候再要想和丁憂前一樣的權利在手極為困難。

況且官場上向來就是人走茶涼,三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你離開權利中心三年,等回來後已是物是人非了,誰還認得你是誰呀?

可就算這樣,朝廷製度擺在那邊,你不丁憂是肯定不行的,唯一可能改變這個困局的隻有一個辦法,那就是皇帝下詔奪情。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