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複社中堅(2 / 2)

“如此,你對這位魏公公頗有好感?”朱慎錐笑問道。

徐憲成微微搖頭:“感慨是有幾分,但說頗有好感倒不至於,隻是覺得道聽途說不可信,這人究竟如何,隻有親眼見過才能看得明白。”

“更何況,這位魏公公也絕對稱不上什麼好人,他雖對百姓有幾分仁厚,可同樣手段毒辣,做事凶殘。”

“東林一黨小弟在江南接觸過不少,到了京師後也見過幾人,誠然東林黨中好高騖遠誇誇其談的人不少,為己私利黨同伐異者也有許多,說句不好聽的,有些人的嘴臉實在是令人惡心,讀聖賢書卻一肚子的男盜女娼,嘴上說的比任何人都光明正大,暗地裡做的那些事卻是不堪之極……。”

徐憲成說到這不由的搖頭,可接下來他又道:“但就算如此,東林黨中也並非沒有真正的賢能,更不缺忠於朝廷為國為民的才乾。遠的不說,就說剛告老還鄉的孫承宗孫大人吧,孫大人就任薊遼督師以來遼東,其才能天下皆知,也有正是有孫大人在遼東,這些年遼東政局才能如此平穩。”

“除去孫大人,前內閣首輔葉向高也是乾才,就連屈死獄中的楊漣、左光鬥也有幾分風骨……。”

“慎言!”不等徐憲成繼續往下說,朱慎錐頓時開口喝止了他。

說孫承宗和葉向高也就罷了,可楊漣、左光鬥等人能是隨便講的?這兩人包括其他幾個東林黨人已被魏忠賢以罪處死,這事才過去不久,楊漣等人死後東林黨受到重創,魏忠賢為首的閹黨正對東林黨窮追猛打,一旦讓人知道徐憲成居然同情楊漣等人,這可不是鬨著玩的。

徐憲成笑道:“姐夫伱放心,這也就是和你說說而已,如在外麵這些話可是怎麼都不會出口的,禍從口出的道理我還是懂。”

微微點頭,朱慎錐問:“眼下朝中東林黨和閹黨鬥的厲害,對你可有影響?”

“這倒沒有。”徐憲成說道:“我如今在工部觀政,又負責宮內三大殿營造一事,說白了就是個工地監工的,再者我暫時還未正式授官,朝堂上的爭鬥離我尚遠呢。”

“不過……。”

“不過什麼?”

徐憲成歎了口氣道:“同科中倒有幾人來尋過我幾回,當初遊學認識的士子也有書信於我,言語之中頗有拉攏。”

“這些不會是東林黨吧?”朱慎錐急問。

“算也不算。”徐憲成如此回答,見朱慎錐不解,他告訴朱慎錐這些人並不說真正的東林黨,不過卻是同情東林黨的文人,畢竟大明重文輕武,文官的地位很高,就連勳貴武將都不放在眼裡,更何況一個太監?

魏忠賢眼下權勢越大,閹黨之勢有目共睹,在這種情況下除了投靠閹黨一派的文官外,大部分文官包括文人士子都對此很是憤慨,這不是對錯問題,而是立場問題,被一個太監爬到文官的頭上並且被打壓至此,在讀書人看來是一種恥辱。

徐憲成遊學南京的時候認識了不少學子,更因為張溥等人的邀請一同成立了一個學社——應社。而這個應社如今已不是當初的應社了,早在今年的時候,應社和其他幾家學社合並,並以應社為基礎重新整合,從而有了一個新名字——複社。

複社的名字來源於“誌於尊經複古”一說,以宗經複古、切實尚用相號召,切磋學問,砥礪品行,反對空談,密切關注社會人生,並實際地參加政治鬥爭為宗旨。

從這點來說,複社的政治理念是不錯的,複社成立後,不少江南學子因誌同道合陸續加入,人員數額劇增,眼下已加入者已有千餘人,隱隱有江南第一社的美稱。

徐憲成雖然不是江南學子,但他卻是複社前身的應社創始人之一,而且徐憲成這一次秋闈又高中二甲,自然就成了複社中的重要人物,複社當然不會無視在京中的徐憲成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