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豬蹄總憲(1 / 2)

徐憲成熟讀史書,在曆史上狗急跳牆的事不知有多少,甚至還有做出駭人聽聞的舉動。

晉惠帝元康五年冬,洛陽武庫失火同樣蹊蹺,明明開始火勢不大,可偏偏最後這一場火把整個武庫全部燒了個乾乾淨淨。

大火燒了整整一天一夜,武庫中二百八十多萬件兵器全部燒毀,當然這個數字是庫冊上的數字,真正武庫裡存放著多少,恐怕誰都無法說清了。

除去這些兵器外,還有諸多皇室的奇珍異寶也存放在其中,大火過後什麼都沒留下。在事後,清理火場的時候居然發現現場有幾個燒毀的油桶,要知道像武庫這種地方根本就不應該有油桶這樣的東西出現,可偏偏這玩意就出現在了現場。

由此聯想,這場大火究竟是怎麼燒起來的,起火後明明馬上澆幾桶水就能撲滅卻因為現場人員拖拖拉拉導致火勢越來越大,而現場又出現了油桶這樣不應該出現的東西,不能不讓人細思極恐。

曆史往往都是類似的,一千多年前發生的洛陽武庫火災和這一次王恭廠的大爆炸有諸多的相似之處,再加上大爆炸之前魏忠賢對東林黨的不斷逼迫和磨刀霍霍,徐憲成可以斷言王恭廠大爆炸絕對是人為,而且出手的人就是東林黨。

道理很簡單,魏忠賢已經把刀子架在脖子上了,東林黨能走的隻有兩條路。一條路是認命,等著魏忠賢的刀子落下來。而第二條路就是奮起一搏,無論用什麼手段隻要讓魏忠賢的謀劃落空就行,至於損失什麼的,根本就不在他們的考慮之中,而王恭廠大爆炸恐怕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就在徐憲成正式授官的當日,前工部侍郎,現左都禦史周應秋差人送來名帖,邀徐憲成去府中做客。

周應秋是閹黨中堅,更是魏忠賢門下的“十狗”之首。對於周應秋的突然邀請,徐憲成打心裡是不想去的,可不去又不行,周應秋可不是什麼善人,當年他在工部擔任左侍郎的時候受到東林黨排擠,無奈稱病去職跑到了南京,在南京投靠了魏忠賢,從而起複為南京刑部左侍郎。

去年,也就是天啟五年,周應秋在魏忠賢的提攜下成為了南京刑部添注尚書,這個所謂的添注是魏忠賢發明的,說白了就等於代理的意思,而且這個代理還隻是名義上的,其用意是占住職務,等魏忠賢把在刑部尚書位上的東林黨人搞下去後,就能言正名順地頂替上去。

接著,周應秋在添注尚書上並沒乾過久,魏忠賢就把他從南京調至京師,直接擔任了左都禦史。

略遲疑後,徐憲成回複來人,告知自己會登門拜訪,並把來人親自送走。

等送完人後,回到家中的徐憲成緊皺眉頭,思索良久後搖頭長歎,神色很是無奈。

周應秋的邀請他不可能拒絕,先不說周應秋的身份地位,他可是堂堂左都禦史,都察院最高級彆的官員。

除此之外,周應秋還曾經是工部的二把手,徐憲成作為晚輩,前輩特意邀請你過府,你如果不去無論從哪方麵都說不過去。而且寧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的道理徐憲成也明白,一旦拒絕,對徐憲成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

當天下午,徐憲成登門拜訪,到了周府沒想到周應秋親自出來迎接,雖然周應秋隻是站在院中,並沒出大門,可以對方的身份地位有這樣的禮儀已是極為重視了。

“春台公,晚輩來的匆忙,還請春台公見諒。”見到周應秋,徐憲成連忙上前行禮,同時遞上帶來的禮物。

雖然隻是普通的禮物,但周應秋卻絲毫不在意,反而顯得很是高興。

周應秋的年齡不小,如今都是近六十的人了,相比年少的徐憲成就算當爺爺也足夠了。可他卻是一副和顏悅色的模樣,拉著徐憲成的手一口一個小友,笑容滿麵,異常客氣。

“賢弟來的正好,走走走,我們進屋敘話。”周應秋笑嗬嗬地說道,握著徐憲成的手也不放,直接拉著他就進了正屋。

到了屋裡,就聞得一股誘人的香味傳來,似乎左邊的廂房裡在煮什麼東西,這讓徐憲成略有奇怪。

堂堂左都禦史的府上,煮東西不在廚房反而在廂房,這是怎麼回事?似乎察覺到了徐憲成的詫異,周應秋哈哈大笑,他指著香味飄來的方向告訴徐憲成,今天請徐憲成來一方麵是要見見徐憲成這個年輕英才,另一方麵也是要和徐憲成好好喝一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