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雙方拉攏(1 / 2)

彆看周應秋說的冠冕堂皇,可徐憲成心裡清楚東林黨不是什麼東西,閹黨同樣不是什麼好人。

東林黨黨同伐異沒錯,但閹黨不也是黨同伐異麼?至於貪汙什麼的更是大哥不用說二哥,兩家全不是好東西,徐憲成早就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根本就不想去蹚這個渾水。

另外,徐憲成有些奇怪,這周應秋怎麼就找上自己了呢?新科進士在工部又不是他一人,而且他眼下隻是一個工部員外郎,勉強也隻能算是中級官員。

就算有天啟皇帝的破格提拔,徐憲成也不算最好人選,他當的又不是言官,更重要的是他進入工部後很是低調,平日裡更不怎麼和同僚來往,可偏偏周應秋就找到了自己。

對於周應秋的“提點”徐憲成表示感激,對周應秋的“建議”徐憲成卻說自己年輕,在工部剛剛任職,對於許多情況不了解。不過作為讀書人和朝廷官員,為國家做事,反對貪腐,清白做官是自然的。

這也是他做人的基礎,無論是誰,隻要敢伸手,他徐憲成不知道也就罷了,一旦知道肯定會彈劾揭露,並希望到時候周應秋作為前輩多多支持,更重要的是周應秋現在還是左都禦史,作為朝廷的最高監督機構,這也是周應秋的本職工作。

聽到徐憲成這麼回答,周應秋臉微露出尷尬的表情,但這種表情很快就閃過,取而代之的是欣慰。

周應秋笑嗬嗬地點頭說這是當然,作為年輕有為的官員的確要這樣,當好官,當清官,這是每個官員必備的素質,也是他對後輩的勉勵。

打個哈哈就把這事放在一旁,周應秋看時間差不多了,起身讓徐憲成稍坐,他說自己煨的豬蹄應該好了,他先去看看,今日見到徐憲成這樣的年輕俊傑自己很是高興,讓他留下來好好品嘗自己的豬蹄,喝上兩杯。

不等徐憲成客氣,周應秋就急急去了廂房,片刻之後,周應秋親自端著砂鍋笑嗬嗬地回來,隨後下人上了早就準備好的酒菜,邀請徐憲成入座。

到這種地步,徐憲成也隻能應邀喝這頓酒。

菜是好菜,酒是好酒,尤其是周應秋絲毫沒說大話,他親手煨的豬蹄的確是一絕,酥軟異常,還滿口鮮香,徐憲成這輩子都沒吃過這麼好吃的豬蹄,周應秋還真是本事不小,憑這麼一手彆說當左都禦史了,當個禦廚都沒問題。

吃著豬蹄,喝著酒,繼續聊著。

徐憲成既來之則安之,對於周應秋酒桌上說的那些話笑談打趣,輕飄飄地以太極方式擋了回去。表麵上看兩人聊的興起,可實際上徐憲成堅守底線,並沒有真正答應周應秋什麼。

酒過三巡,周應秋突然笑了起來,他不再說其他,而是提到了南京之事,詢問徐憲成之前遊學是否在南京停留過一些時日,並且和朋友一起組了個會社叫應社?

對此,徐憲成微微一愣,他沒想到周應秋居然會知道這事。雖然知道這個事的人並不多,而且大多都在南京,京師這邊很少人曉得徐憲成是應社創始人之一。

而現在的應社已經沒了,和其他學社合並後重新成立了複社,複社成立的時候徐憲成早就回了山西備考,他也沒出席過複社的任何一次活動,直到自己進京科舉中榜後消息傳到南京,複社中才隱隱傳出徐憲成的名字,更有人把徐憲成稱為複社七子之一。

就算這樣,所謂的複社七子也隻是複社內部的稱呼,除去複社內的成員外,外人並不知曉。周應秋是怎麼知道自己底細的?又是怎麼一開口就點出自己是當年應社創始人的?這倒有些奇怪。

見徐憲成麵露詫異之色,周應秋笑嗬嗬地對徐憲成說你可彆忘了,當年應社成立的時候他周應秋正在南京做官呢,當初他正是南京刑部左侍郎,南京的官雖然不如京師的官,可也算得上是朝廷大員,而且周應秋自己本就是南直隸鎮江人,南京算得上他的家鄉,自然對江南學子有諸多了解。

此外,周應秋問徐憲成可認識周鑣,聽到這個名字徐憲成頓時一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