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火燒眉毛(1 / 2)

徐憲成判斷的沒錯,周應秋的拉攏隻是開始,隨著徐憲成正式任職後,各方麵找過來的人陸續出現,其目的隻有一個,就是要拉徐憲成進入自己這派的陣營。

這讓徐憲成為之頭大,原本就沒打算加入任何一派的徐憲成現在碰到了這樣的事,東林黨和閹黨兩派的拉攏把他處於了很尷尬的地位,更何況現在的朝廷中已有明確站隊的跡象,也就是說東林黨和閹黨水火不容,雙方鬥到了最激烈的程度,隨著鬥爭的越烈,官員們必須要選邊,不是站在東林黨這邊,就是站到閹黨那邊,而中間派往往沒有什麼好下場,雙方如果都拉攏不了,接下來就是打壓,到時候兩黨都會出手。

徐憲成正是看明白了這點,他很清楚短時間的拖延並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如果他一直不明確表態,依舊打算當中間派,無論是東林黨還是閹黨都會翻臉,到時候徐憲成就成了雙方共同打壓的目標了。

可問題在於徐憲成投靠誰都不是好事,閹黨他是絕對不會去的,原因之前已經說過,徐憲成斷定魏忠賢未來不會有什麼好下場,一旦魏忠賢垮台,那麼圍繞在他身邊的閹黨成員今日有多風光,到時候就有多淒涼。

可不投靠閹黨,加入東林黨徐憲成更不可能,先不說徐憲成向來就看不上這些誇誇其談的偽君子們,而且現在這個時候加入東林黨是自尋死路。

兩黨的爭鬥到了白熱化的程度,王恭廠大爆炸後,天啟皇帝雖然捏著鼻子下了罪己詔,朝中東林黨一時間也借此擺脫了之前被閹黨壓著打的局麵,隱隱又有了之前的聲勢。

可事實卻並非如此,在京師的徐憲成已感受到了閹黨正在積蓄力量,東林黨眼下隻是回光返照罷了,一旦王恭廠之事隨著時間漸漸淡去,閹黨的反撲就要來臨,憋了一口惡氣的天啟皇帝和魏忠賢怎麼可能放過東林黨?他們的失敗是注定了的,一條即將傾覆的破船,徐憲成腦子壞了才會這時候上船。

一時間,徐憲成左右為難,可現實卻沒給他太多選擇的時間,無奈之下,徐憲成突然想到了自己姐夫朱慎錐之前的話,考慮良久,終於去找了張錫鈞,並把自己的處境告訴了他。

張錫鈞弄明白情況後也沒說什麼,隻是讓徐憲成先回去等消息,這個事他會想辦法。至於想什麼辦法,張錫鈞也沒說,徐憲成也不好多問,心中雖對此有所懷疑,可出於對朱慎錐的信任,徐憲成還是耐心等待張錫鈞的消息。

幾日後,工部突然下了命令,鑒於之前王恭廠大爆炸,火器局和倉庫要重建,新的選址放在了禦馬監外西新廠附近。但同時又考慮到其他因素,朝廷打算在豐台再另選址成立後備倉庫,再加上遼東戰事的因素,工部還準備在天津衛設置新的器械工坊和中轉倉庫,以海運解決之後對覺華島基地重建和物資運輸。

這個差事不知道怎麼回事,突然就落到了徐憲成的頭上,也就是說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徐憲成要負責禦馬監外西新廠、豐台和天津衛三處的工作,這個工作很是繁重,而且許多時候都會出京,甚至長時間在三地來回跑,呆在京師和工部衙門的時間極少。

接到上麵的命令,徐憲成驚訝之餘心中暗暗高興,這個差事在其他人看來似乎是一個苦差事,可對於徐憲成來說卻是求之不得的好事。現在的他正為東林黨和閹黨兩黨的拉攏苦惱不已,巴不得借著這個差事早日脫身呢。現在好了,有了正大光明的公務,徐憲成再也不需要在京師麵臨站隊的選擇了,他怎麼都沒想到張錫鈞會有如此能耐,自己找上門到現在才沒幾日,就有了這麼一道命令下來,直接讓徐憲成從漩渦中跳了出去。

接到命令後,徐憲成沒片刻耽擱,很快就去了豐台,在豐台呆了幾日,他又馬不停蹄地趕往天津衛。接下來的日子裡,徐憲成在三處地方來回跑,很少回工部衙門,就算回去往往也就是露了一麵,找上司彙報完工作進度後一轉眼就不見人影了。

隨著徐憲成在工部的存在感逐步降低,再加上張錫鈞的周旋,東林黨和閹黨也漸漸放棄了對徐憲成的進一步拉攏。

而且這時候王恭廠大爆炸的影響也逐步淡了,魏忠賢的閹黨又一次對東林黨出手,之前剛借著所謂“天罰”獲得輿論支持,好不容易略占優勢的東林黨被閹黨猛烈的反撲壓得氣都透不過來,手忙腳亂之下狼狽招架,雙方鬥得你死我活,哪裡還想得起徐憲成這麼一個小人物?

還是之前的那個宅子。

長須男子和微胖男子滿麵愁容對坐,這和他們前些日子的樣子完全不同,要知道在王恭廠大爆炸之後的一段日子裡,他們兩人每日可都是笑逐顏開的,就連走路都是虎虎生風,一副意氣風發精神抖擻的模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