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這個丈夫依舊寵信宦官,根本就沒把祖宗基業放在眼裡,如果繼續這麼下去如何得了,難道大明二百多年江山真要亡在自己丈夫手裡麼?
想到這,皇後張嫣臉色慘白,尖銳的手指甲因為緊握雙手嵌入了手掌中,更是緊咬著唇,一副失望之極的表情。
假如真的如此,等到大明亡了,她這個皇後又會如何呢?國亡家破身死是必然的,對於死亡張嫣並不懼怕,可她怕的是未來史書上會怎麼評價自己,難道自己也會成為長恨歌中六宮粉黛無顏色的楊貴妃麼?
不!絕對不能!張嫣的內心呼喊著,她從小讀了許多書,入宮以來一直告誡自己要做一個母儀天下的皇後,一個輔助明君,和太祖的馬皇後一樣能在青史留名的皇後。
讓自己當一個亡國的皇後,張嫣甘願去死也不願看到這樣的結果。
這時候的張嫣突然想到了父親張國紀對自己說的那些話,她的表情有些遲疑起來,但很快就變得堅定。這時候,遠遠看著那邊客氏和魏忠賢已經過來了,張嫣主動對天啟皇帝說自己身體有些不舒服,不能繼續陪同天啟皇帝遊玩了,要回宮歇息。
天啟皇帝回頭看去,見皇後張嫣的臉色卻是有些不好,關切問了一句身子沒事吧。
皇後張嫣勉強笑笑,說可能是天有些熱,自己身子弱的緣故,沒什麼問題,讓天啟皇帝不用擔心,自己回宮歇息一下就好了。
見皇後張嫣如此,天啟皇帝也就不再勉強,關照了她幾句就讓她先行離開,正好皇後走了,自己也少了一個在耳邊嘮叨的人,也能趁今天好天氣好好玩耍玩耍。
皇後張嫣向天啟皇帝告辭,不過走的時候留了幾個太監和宮女繼續伺候天啟皇帝,她隻帶著隨身的幾人從另一個方向離去。
皇後張嫣前腳剛走,客氏和魏忠賢就到了,先拜見了皇帝,接著客氏望著皇後張嫣遠去的方向好奇詢問皇後怎麼走了?天啟皇帝笑著說皇後體弱有些累了,就提前回去歇息了,客氏說這皇後也真是的,不會是看著他們來了故意不想見他們吧?
天啟皇帝笑著搖頭說這不至於,都是自己人,哪裡有避開不見的道理,的確是皇後累了,剛才皇後張嫣陪著自己逛了好一會兒了,自從之前生了死胎之後,皇後張嫣的身子骨一直不好,不能過於勞累,走的時候臉色也有些差,就讓她先回去了。
聽天啟皇帝這麼解釋,客氏這才釋然,她說道既然皇後身體不好,應該叫太醫去看看才是,說著隨手招來一個小太監,叮囑了幾句,讓小太監去找太醫去皇後宮裡給皇後診脈,小太監連忙應了,就去太醫院找人去了。
等小太監走後,客氏看看四周抬手指著不遠處的石舫說不如去那邊坐坐,弄些酒水什麼的賞花說話。
天啟皇帝笑著點頭,隨口就讓人去準備,接著他們三人領著太監宮女朝那邊過去,到了石舫裡坐下,片刻酒菜瓜果上來,魏忠賢親自倒酒,笑嘻嘻地說著趣話,引來天啟皇帝和客氏陣陣大笑。
休息了片刻,喝了幾口酒,天啟皇帝的興致非常好,看著湖麵遠處的荷花,一時間天啟皇帝來了興致,問現在有沒有蓮蓬,這時候在一旁伺候的一個小太監說應該有了,湖邊有小船,要不他劃船去湖裡看看?
聽說有小船,天啟皇帝興趣就更濃了,他直接和客氏還有魏忠賢打了個招呼,就讓這小太監帶他去小船那邊瞧瞧。這個小太監連忙點頭,帶著天啟皇帝下了石舫朝著不遠處走去,走了沒多遠就看見一條小船靠在岸邊,小船不大,也就能坐三四人的樣子,也不知道誰擺在這的。
三步並成兩步,天啟皇帝走上前,仔細打量了這條小船,見船上有槳,頓時笑逐顏開。他回頭問那小太監會不會劃船,小太監遲疑了下點頭說略會,天啟皇帝再不遲疑,招呼著這個小太監和他一起上船,還有一個位置給了另外一個小太監。
兩個小太監一個坐船頭一個坐船尾,天啟皇帝坐在船中間,天啟皇帝伸手就朝湖中荷花最多的地方一指,讓小太監吧船朝那邊劃去。
小太監們用力劃船,小船蕩漾之下離開了岸邊,穩穩就朝著湖中而去。天啟皇帝久居宮中,從來沒有像今日這樣玩耍,尤其是坐這樣的小船,坐在船上感受著湖麵的波瀾,再眺望遠方漸近的荷花,高興地拍手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