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遊船(1 / 2)

天啟皇帝正要解釋幾句,皇後張嫣目光就朝天啟皇帝望去,又道:“既然皇上剛才提到了長恨歌,自然是知曉當年唐玄宗之事的。唐玄宗早年雄才大略,開創大唐盛世,可偏偏晚年寵愛楊貴妃,受了讒言錯用臣子,先有口蜜腹劍的奸相李林甫,後有貪財好權的楊國忠,再加上過於信任安祿山,和身邊的宦官高力士。”

“正是如此,唐玄宗親手葬送了大唐,引來安史之亂的禍事,之後大唐一蹶不振,再無往日輝煌,直至最終亡國。皇上是大明天子,自當以史為鑒,時時反省才是,對宦官奸臣當有警惕,親君子遠小人,方是明君所為啊!”

“又來了……又來了……。”

皇後張嫣這番話讓天啟皇帝就和吞了個蒼蠅一般惡心,好端端的出來賞花散心,就因為自己多看了老婆兩眼,又說了一句詩詞,莫名其妙就扯到亡國上去了。

這女人的腦子究竟是怎麼想的,煩不煩?要不是知道自己老婆一直都是這個性子脾氣,碰上其他人天啟皇帝早就發飆了,簡直就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嘛,犯得著這樣麼?

“好好好,親君子遠小人,朕知道,朕知道……。”不想在這好時節為這樣的小事掃興,天啟皇帝勉強笑著打著哈哈,打算把這個事搪塞過去。

可沒想今天皇後張嫣不知道吃錯了什麼藥,非但沒有就此罷休,反而繼續勸起了皇帝,甚至直白無誤地對天啟皇帝說他寵信魏忠賢是不對的。

魏忠賢一個太監,現在權傾朝野,圍繞魏忠賢的黨羽眾多,已成了大名鼎鼎的閹黨。

這些閹黨打擊異己,把朝堂上弄的烏煙瘴氣,更肆無忌憚地抓捕東林黨的君子,羅織罪名處死了不少人。這樣下去,大明還是朱家的大明麼?魏忠賢甚至已有了九千歲的稱呼,九千歲和萬歲就差一千歲?難不成到這種地步天啟皇帝還要繼續信任魏忠賢?

如此,說不定哪天魏忠賢就要造反了,就和曆史上的唐玄宗一樣引來禍亂,二百多年的大明就此葬送,難道你作為皇帝不擔心麼?

皇後張嫣這番話讓天啟皇帝根本就沒辦法解釋,難道他能當著皇後的麵告訴她魏忠賢隻是自己的一把刀麼?所謂的閹黨是自己扶持起來的,閹黨其實就是帝黨,對付東林黨和文官集團的其實不是魏忠賢,是他天啟皇帝?他才是總後台?

作為一個合格的皇帝,一個政治家,天啟皇帝自然是不能說出這些話的,有些事可以說,但有些話卻不能說,哪怕皇帝和皇後一體,天啟皇帝也不會把真相告訴張嫣。

再說了,對自己這個皇後天啟皇帝太了解了,這是一個認死理的女人,而且從小就受了傳統儒家教育,和她的父親太康伯張國紀一樣,讀書讀傻了,腦子裡根本就沒半點政治智慧。

自己登基之前到坐上寶座當了皇帝之後,大明上上下下的問題錯綜複雜,這些問題根深蒂固,作為皇帝手中無權就等於是文官集團的牽線木偶,天啟皇帝要想扭轉這些,獲得真正的權利,對外搞定遼東和建奴的戰爭,對內解決內部的矛盾,還有天下的民生問題等等,這些靠東林黨和文官集團根本不可能成功,唯一能成功的就是要從他們手裡奪權。

魏忠賢一個太監為什麼會有這樣權利,如不是天啟皇帝背後的支持根本就不可能做到。而且天啟皇帝用魏忠賢很是順手,他也根本不怕魏忠賢會造反,大明可不是大唐,大明的太監權利完全來自於皇帝,如果哪天天啟皇帝要解決魏忠賢,根本就不費吹灰之力。

拿唐玄宗和自己比?簡直就是可笑!這個扒灰的老家夥如何能和自己比?現在離著徹底拿回皇權已經不遠了,隻要魏忠賢再努努力,東林黨就會徹底垮台,而等解決了東林黨後,天啟皇帝下一步就會對整個文官集團再一次大洗牌,等這件事做完了,那麼天啟皇帝就會成為自土木堡之變後第一個手握至高皇權的大明皇帝,再也沒有抗衡他的任何力量。

可這些話根本就不能說,更不能告訴皇後張嫣,但凡張嫣真聰明就能猜到,如果她傻些也行,至少不會老是沒話找話,可偏偏張嫣這個死腦筋總是在開心的時候弄這麼一出,這讓天啟皇帝又好氣又好笑。

就在這個時候,突然有太監來報,說是奉聖夫人和魏忠賢來了,聽說天啟皇帝難得有興致來西苑遊玩,他們就趕了過來,陪著皇帝一起賞花。

聽到這,天啟皇帝頓時大喜,正好他的耳朵都要被皇後張嫣的“教訓話”弄的不厭其煩,客氏和魏忠賢的突然到來算是給自己解圍了,天啟皇帝連忙讓人把他們帶過來,同時笑著對皇後張嫣說人多熱鬨些之類的話。

可皇後張嫣的臉色很是難看,她沒想到自己好心勸了半天,天啟皇帝根本就沒聽進去半句,現在聽說客氏和魏忠賢來了又如此高興,看來根本就沒在意自己的那些話。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