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準備(1 / 2)

部落一切依舊如故,普通的牧民和平日一樣生活,隨著天氣的暖和,青草豐盛,牛羊也漸漸肥壯了起來,牧民們臉上都露出了笑容,在他們看來今年的日子會和去年一樣好,騰格爾部的壯大,尤其是在朱慎錐夫妻的領導下,他們的生活遠比以前幸福許多。

但和普通牧民相比,朱慎錐夫妻,包括部落中的一些頭領卻感到了急迫感,草原明明陽光明媚,可卻氣息沉重,仿佛有風雨欲來。

在做下決定後,朱慎錐和塔娜確定了方案,就開始著手進行布置,準備戰爭爆發前的準備。

這布置不僅是在部落內部,就連大明那邊也是一樣。這一仗關係到騰格爾的存亡,朱慎錐是絕對不能輸的,他必須要做好萬千準備。正因為如此,朱慎錐把在大明的新軍分批進行調動,利用商貿的方式不斷把人和軍械運到了草原。

到五月的時候,除去趙屋嶺剩餘的一哨還未練成的新軍外,足足兩營的新軍全部化整為零抵達了部落,隨著這些新軍的抵達,再加上一起運來的軍械,朱慎錐心中底氣頓生。

彆小看這兩營新軍,按照朱慎錐對戚家軍的編製進行優化,新軍一營擁有960人左右,兩營就是1920人。

此外再加上一些輔兵,當然這些輔兵直接從部落的牧民中挑選即可,兩營總人數達到了2200人左右。

區區2200人,對於動輒數萬人大戰的蒙古部落戰爭中並不起眼,可彆忘了朱慎錐的新軍不是普通的部隊,這是一支以當初戚家軍為模版建立起來的新軍,而且其裝備比當時戚家軍最強盛的時候更勝一籌。

新軍不僅有精良的皮甲,還裝備了威力更強的火器。虎蹲炮、佛郎機這些也就罷了,僅僅新軍中配備近半的新式火槍就不是當初戚家軍能比。

當年的戚家軍和朱慎錐的新軍訓練方式一樣,戰法也沒什麼區彆,可火器的精銳和威力程度卻有著不同。在黃藥擊發和轉輪槍先後研製成功,朱慎錐在趙屋嶺的工坊這兩年裡開動馬力不斷生產,陸續替換了原本使用的火繩槍和鳥銃。

新式火槍不僅使用方便,更重要的是因為氣候原因對火器的影響大大減少,隻要不是暴雨來襲,普通的風雨根本不會影響火器的使用。而且轉輪槍的出現更是一個了不起的發明,相比能發射三次的三眼銃而言,這種被稱為梅花槍的轉輪槍一次性可以裝填五發,持續射擊五次,無論準頭還是威力比三眼銃強了不少,而且重複裝填因為黃藥的出現也變得快捷許多,雖然相比後世還是麻煩不少,可在現在的戰爭中已算非常不錯了。

自從練新軍以來,朱慎錐在這支軍隊中投入了巨大的財力和精力。其他的暫且不說,僅僅花在新軍上的銀子就多的嚇死人。

起初還好,畢竟那時候也就不到一哨人,可隨著前年朱慎錐決定擴充新軍開始,這投入的財力就直線上升,眼下僅僅維持這兩營新軍一年基礎的耗費就起碼二十多萬兩銀子,這還沒算上新軍的軍械和裝備呢,把這些也算在一起,其耗費還要翻上一番。

虧得朱慎錐之前有些家底,再加上在大明的私鹽貿易賺了不少銀子,後來又因為雙邊貿易的開展,通過恒通商行和騰格爾部落各方麵獲得了巨額財富。

可就算這樣,如此巨大的開支也讓朱慎錐有些吃不消,無奈之下朱慎錐隻能把最初計劃的四營新軍訓練進行修改,先成為兩營,然後再訓練一哨作為後備,等以後有機會再擴軍。

這一切都是財力的緣故,雖說現在的財力還是可以支持,可自從周安民交出了貿易權後,大明和部落的貿易其實已經進入了倒計時狀態,恐怕用不了多久雙邊貿易就會停止。

在來到草原之前,恒通商行已經開始逐步退出了雙邊貿易的主導,經營轉向票行金融方麵,不再把雙邊貿易作為主要手段。所以雙邊貿易眼下已經進入尾聲,雖然部落這邊還在繼續,可無論從貿易的數額還是獲利來看,早就不如之前了。

此外大量的糧食收購和囤積也需要銀子,這件事是馬虎不得的,沒了糧食,哪怕朱慎錐手裡的新軍力量再強也無法維持,何況眼下大明各地已有了災荒的跡象,一旦持續的天災到來,糧食減產,再想辦法購糧就很難了,現在不多囤積些糧食,到時候就沒了機會。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