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信王(2 / 2)

對於這個兄弟,天啟皇帝對朱由檢還是不錯的,不僅早早封了他信王,更給他在京師建了王府,而且一直沒讓朱由檢離京就藩,把他留在了京師。

現在天啟皇帝病危,明眼人都能看出來接下來誰會是下一任皇帝,由於這個緣故原本門庭羅雀的信王府突然就熱鬨了起來,不少官員和勳貴打著各式各樣的旗號來拜訪信王,而他們這麼做的目的何在?朱由檢心裡清楚的很。

說實話,朱由檢這些日子的心情是非常複雜的,一方麵是因為天啟皇帝的病情,作為兄弟朱由檢對自己這個哥哥還是很感激的,兄弟兩人感情也很不錯,天啟皇帝病重,朱由檢自然是希望哥哥天啟皇帝早日康複。

另一方麵,朱由檢心中也有著那麼一絲期待,因為一旦天啟皇帝駕崩,沒有留下子嗣的天啟皇帝必然是傳位給自己。大明的宗室可不同其他王朝,哪怕是朱由檢這樣的親王平日裡也是要夾著尾巴過日子的。

朱由檢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登上皇位,他既不是長子,也不是嫡子,哥哥天啟皇帝登基已有七年額,而且哥哥年齡也不大,如今也就二十多歲罷了。按理說,身體一向不錯的天啟皇帝起碼還能活個十幾二十年,甚至活得更久也是有可能的。

再說了,雖然天啟皇帝的三個皇子都夭折了,可年輕的天啟皇帝還有大把生兒子的機會,隻要後宮再生下幾個皇子,這皇位無論如何都落不到他朱由檢的頭上。

朱由檢最好的結局不過就是等再年長些後就藩,到了封地後和宗室前輩一樣安安穩穩當一個藩王混吃等死,然後生下一堆兒女,把王位傳下去,直到平平淡淡走完這一生。

大明的王爺不都是這樣麼?對此朱由檢早就有所準備。可他萬萬沒想到突然間自己哥哥天啟皇帝就病了,而且一病不起,隨著時間的推移,自己居然有了登上皇帝寶座的可能。

說不激動那是假話,能當皇帝誰想當王爺啊!大明的王爺和養豬沒什麼區彆,可當皇帝就不同了,這可是九五之尊,大明天子啊!

其實早在兩個月前,朱由檢就從嫂嫂也就是皇後張嫣那邊得到了消息,至今朱由檢還記得張嫣私下對他說的那番話。

張嫣悄悄告訴朱由檢,天啟皇帝的病恐怕很難好了,而一旦天啟皇帝病危,那麼他朱由檢就有可能繼承大統,成為下一任皇帝。但是張嫣也提醒朱由檢,這個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千萬千萬不要告訴任何人,尤其是要對魏忠賢一黨小心防備。

借著天啟皇帝寵信,魏忠賢這些年的權勢越來越重,更有了九千九百歲的稱呼,不光是在朝堂上,就算是在後宮,張嫣雖然貴為皇後,也比不上魏忠賢的權勢。

天啟皇帝一切安然無恙自然沒事,可一旦天啟皇帝身體出了問題,接下來牽涉到帝國繼承人的時候,誰都無法保證魏忠賢這些人是否會狗急跳牆做出一些令人驚恐的事來。

張嫣提醒朱由檢,一定要小心防備魏忠賢和閹黨,千萬不能給他們抓到絲毫把柄,更不能隨意和外人接觸,以免惹禍上身。

此外,隨著天啟皇帝的病情加重,魏忠賢肯定也會接觸朱由檢,試探朱由檢的態度,甚至給朱由檢送些禮物什麼的。這個時候必須要小心再小心,怎麼回答要三思而後行,對於一些送來的食物千萬不要碰,因為誰都無法保證魏忠賢會不會在吃食上動什麼手腳。而且魏忠賢和閹黨的話也不能信,這些小人什麼事都能乾得出來,隻有保全好自己,才有繼位的可能,絕對不能大意。

張嫣的善意警告讓朱由檢心中感動,更起了對魏忠賢和閹黨的深深顧慮和防備。在王府居住,朱由檢雖不和外臣打交道,可他也不是一點都不清楚閹黨的權勢滔天。對於魏忠賢此人,朱由檢雖然交道打的不多,就連麵都沒見著幾回,可他的大名早就有所耳聞了。

為此,朱由檢告訴張嫣自己一定小心從事,絕對不給魏忠賢抓到把柄。此外,朱由檢還虛心請教張嫣,一旦真出了大事,自己又能依靠誰?畢竟魏忠賢的權利太大,閹黨又遍布朝野,哪怕他真的當了皇帝手中的權利也被魏忠賢限製,這樣的話自己這個皇帝不就成為漢獻帝這樣的傀儡了?朱由檢不傻,他要找一條退路,一條能真正信任和依靠的政治力量為他所用。

對這個問題張嫣也給了答複,她告訴朱由檢閹黨自然不可信,朝中可信隻有東林黨的君子們。這些年東林黨被閹黨殘酷打壓,東林黨中堅被閹黨迫害,整個朝堂被閹黨把持,把大明上下搞的烏煙瘴氣。

這些都是天啟皇帝寵信魏忠賢的緣故,等到朱由校登基後要想對付魏忠賢最好的辦法就是用東林黨,依靠東林黨反過來打壓魏忠賢和閹黨,從而撥亂反正,清掃朝堂。

張嫣告訴朱由檢東林黨人是可靠的,文官集團是可以依賴的,這些人都是他未來可以托付和依靠的政治力量,這點毫無質疑。這些話年輕的朱由檢心中牢牢記住,並且深以為然,回到王府後他繼續深居簡出,耐心等待,直至今日。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