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之後,騰格爾部損兵折將是必然的,也沒了繼續北進和林丹汗交戰的能力。現在再去聯係騰格爾部,騰格爾部不僅會否定自己出兵,更會拒絕和卜石兔的聯合。
至於第三就是各自微妙關係了,在土默特草原,卜石兔的實力是最強大的,騰格爾部這些年的實力增長極快,已隱隱有威脅卜石兔的地位。所以從自身的利益來看,騰格爾部這樣做不僅是打著自保的想法,更是為了借這一戰削弱卜石兔和林丹汗雙方力量的打算。
換成卜石兔也會這樣做,更不會主動聯合,假如要聯合的話早就和自己眉來眼去了,絕對不會在滅掉林丹汗南路軍之後依舊隱藏蹤跡,所以這個考慮根本不切實際。
就此卜石兔徹底打消了這個想法,專心應對林丹汗即將和自己的大戰。眼下的形式變化對他來說是非常有利的,因為南路軍的覆滅使得林丹汗的全麵進攻暫停了下來,這給卜石兔難得的時間間隙。
他趁著現在這段時間,已讓豐州那邊抓緊收割糧食,再把糧食往歸化城那邊轉運,同時等糧食收割完後當地的百姓和牧民也全部西撤,一旦正麵擋不住林丹汗的鐵騎,卜石兔還有機會撤到歸化城,依靠歸化城來和林丹汗繼續周旋,以等待戰機變化。
卜石兔的判斷不能說錯,其實他猜對了一半。
朱慎錐從一開始就沒想過直接介入雙方的戰爭,更沒打算和卜石兔聯手和林丹汗對抗,他打的主意就是要在火中取栗,找機會削弱林丹汗的力量,使得卜石兔擋住林丹汗的可能。
打林丹汗的南路軍並不在最初的計劃中,這個計劃是得知林丹汗分兵後才確定下來的。
收到消息後朱慎錐毫不遲疑就做出了這個決定,準備一口吞掉林丹汗的南路軍,斬斷林丹汗的一條手臂,為卜石兔減輕壓力。
可南路軍並不好打,因特塔布囊不是什麼酒囊飯袋,尤其是南路軍擁有三萬精銳騎兵,這可是一支不弱的力量。
相比更精銳的八旗,林丹汗的鐵騎戰鬥力自然要差不少,要不然擁兵近三十萬的林丹汗也不會給僅僅自己六分之一的八旗和其他蒙古各部聯軍打得連老巢都不要了,西遷至土默特草原。
可就算這樣,林丹汗的蒙古鐵騎也不是好對付的,騰格爾部雖然強,卻也沒有十足把握拿下南路軍,但南路軍必須要打,這一仗不僅要打還要打的漂亮,為此朱慎錐做了周密計劃。
在南路軍進入土默特草原第一天起,朱慎錐就派出了小股部隊打著卜石兔和其他部落的旗號不斷騷擾對方,卻不真正接戰,一觸即潰四散奔逃,給對方一種無力的假象。
可實際上,這些小股部隊是由王海率領的,王海率領了三千多精銳騎兵分散為數十個百人隊,時不時就冒一下頭給對方造成點麻煩,也刻意表現出不堪一擊的假象。
但在這個過程中,這支騎兵還承擔了斥候的任務,不斷把消息傳遞回去,讓朱慎錐牢牢掌握住對方行軍路線和軍隊的情況。
等到因特塔布囊自以為沒有任何危險,決定貪功冒進的時候,王海手下分散的騎兵部隊開始在他的後方聚集,做好了隨時出擊的準備。
因特塔布囊留下兩個千人隊帶著牛羊和輜重在後,自己親率主力輕裝前進,第二日晚王海的部隊就開始發動了,趁著夜色突襲了因特塔布囊的後隊,在對方還沒反應過來時就打得他們潰不成軍,一個跑掉的都沒有,兩個千人隊一晚屠殺的乾乾淨淨,就此因特塔布囊的後勤輜重全落到了王海手裡。
等乾掉因特塔布囊的後隊後,王海等人冒充敵人繼續趕著牛羊在後麵跟隨前麵的主力大搖大擺朝豐州前進。這時候因特塔布囊根本就不知道發生了這些,他滿腦子還想著儘快趕到豐州和林丹汗主力彙合呢。
接下來的事大家都知道,即將抵達豐州的前一日因特塔布囊遇到了朱慎錐早就等在半道上的主力。由於輕敵的緣故,再加上朱慎錐故意示弱,因特塔布囊見戰功在前頭腦一熱,根本就沒考慮太多就對朱慎錐發起了攻擊。
就這樣一步步,因特塔布囊踏入了朱慎錐給他設置的陷阱中,最終落了一個兵敗身死的下場,而這一戰也讓林丹汗的南路軍全軍覆沒損失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