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誘之,分之,弱之,殺之,埋之!(1 / 2)

上川郡,中部,

上黨盆地中,

四周群山環繞,

底部確是一馬平川,

子時末,

浩浩蕩蕩二十萬殘兵趁著夜色正在徐徐而退,遠遠看去雖是風塵仆仆兵甲斑駁甚是狼狽,可觀其左右兩側翼皆是輕騎環繞秩序井然,潰而不散。

這便是齊遜的領兵能力,

同樣也是先前諸元奎不願繼續追進的原因。

“子良,此處為何地?”

齊遜眉頭緊蹙,看著四周密密麻麻的兵卒,人頭攢動,鐵戟如林,加上夜色一時間倒也看不出去太遠。

“稟將軍,如今我軍已經退至上黨盆地,此地距拒鹿郡莫約三百裡有餘,距後方朝陽郡不過百裡,大軍餘下的糧草輜重在朝陽郡也囤積了不少,此時大軍決然無斷糧的危險。”

旁側一身白色長袍的軍師張子良,掀開地圖沉思了片刻之後細細開口解釋道。

“上黨盆地?”

“傳本將令,兩翼輕騎散開戒備。”

“全軍停止前進,原地休息!”

齊遜話音落下令騎奔走,已經長途跋涉許久的兵卒忽聞此訊麵露喜色,不到一盞茶的功夫甚至有不少兵卒和衣而眠,行軍打仗對兵卒的體力是極大的消耗,何況眼下的撤退軍中許多兵卒已經耗儘了體力。

“諸將過來議事!”

齊遜翻身下馬周邊十餘位將領往這邊靠攏,大軍中間餘下方圓數丈的空地。

“諸位,如今事已至此有些事還是與諸位商討一番在做決定,本將也想聽聽你們的意見。”

齊遜揮了揮手身旁數位親兵點燃火把,照亮地上攤開的地圖,火光忽閃,明滅不定,四周諸多齊軍將領的麵色同樣陰晴不定,看著地圖上大軍所處的位置思緒萬千。

“眼下是繼續退守朝陽郡,還是占據此地靜待魏國援軍合圍,還望各位拿個章程出來。”

齊遜的目光在眾人臉上掃過,這仗打成如今的模樣也在意料之外,四十五萬將士出征,如今自己身邊僅僅餘下二十人,其中戰死多少已經不可計數,可便是折損的那二十萬人中還活著大半,可那部分人已經潰散短時間難以成軍。

場中良久無人開口,

“將軍,何敗之有?”

“我大齊戰死將士二十萬有餘,可他乾國死傷同樣不下十萬,何況那黃口小兒已經將潁川二十萬兵馬抽調一空,等到魏軍破開會稽郡,又看他如何作為?”

“如今我軍退守朝陽郡,靜等魏軍的消息便是,到時候南北夾擊,他還能猖狂幾時!”

一老將撫了撫下頜的長須開口道,自己追隨齊將軍已經十來個年頭了稱之為心腹也不足為過,眼下場中既然無人敢言那自己便做那個出頭鳥吧。

“齊將軍,照末將看來還是退守朝陽郡來得穩妥,不論那涼州兵卒在善戰,一旦退守朝陽郡有堅城駐守,他拿我們毫無辦法。”

齊遜沒有開口,看著四周歇息的兵卒暗自搖了搖頭,怔了片刻後,又遙遙望著南邊永安城的方向有些出神。

“齊將軍,末將……”

那老將見狀還欲多說,

想著給齊遜搭上台階,

“不必再提,你的意思本將省得。”

齊遜揮了揮手,

盤腿坐在地上目光轉向一旁的中年文士。

“子良,說說你的意見吧。”

齊遜目光灼灼的看向那中年文士,

指節輕輕敲打在地圖上。

後者聞言苦笑一身,隨後躬身一禮走到場中。

“諸位,此地名為上黨盆地,緊鄰朝陽郡,盆地之外四周群山環繞,溝壑縱橫,也可以說是那上川郡和朝陽郡的門戶。”

“本軍師出征之前也曾細細詢問過此地地形,從拒鹿郡入上黨隻有一個穀口,易守難攻,若是要繞道更是無稽之談,至少身後的追兵是沒有這個時間的。”

“所以駐守此地是無憂的,距鹿郡戰敗過後雖然斷了與魏軍的聯係,可算算時日魏國大軍如今也差不多和會稽郡的守兵開戰了。”

“拒鹿郡一戰,乾國出動的人馬不下三十萬,也就是說如今的潁川已經沒有可用之兵回援會稽,隻要破開會稽那麼魏軍便可兵鋒一轉入拒鹿後方。”

“若是退守朝陽郡,一旦乾軍掌控了這上黨盆地前後兩個山穀那麼便可以阻斷我大軍北上之勢,那我齊軍便已經失去了主動權。”

“同樣駐守上黨還有一個好處便是可以收攏殘兵潰卒,場中的諸位應當曉得行軍打仗真正死在刀兵之下的隻是少數,大多都是被陣前衝散,踩踏至死,又或者大軍戰敗如同無頭蒼蠅一般不知逃竄到了何地。”

……

中年文士望著眾人娓娓道來。

“如此說來。”

“軍師的意思是駐守上黨?”

齊遜沉吟出聲。

“將軍心中不是早就已經有了答案了嗎?”

中年文士扇了扇手中的羽扇反問出聲。

“知我者,子良也。”

齊遜拍了拍了中年文士的肩膀往遠處走去。

“傳本將令,駐守上黨!”

低沉的嗓音在場中響起。

翌日,

晨時,

“呼……”

齊遜在盆地中央環顧四周平疇綠野,

一望無際,好不叫人氣暢。

四周兵卒已經開始忙碌起來安營紮寨,上萬兵卒已經開拔往遠處的穀口而去。

“齊將軍!”

身後有一中年文士躬身開口道。

“子良,你來了。”

“昨夜之事,謝了。”

齊遜沒有轉身依舊是遙遙望著朝陽郡的方向,下意識眉頭皺了起來。

“不必,子良不過順水推舟罷了。”

中年文士暗自想到,便是自己不說同樣會做出這樣的選擇不過是借自己的口罷了。

“不過,子良心中倒是有一個疑問,齊將軍昨日似乎和往常用兵大有出入,若不是日日追隨在將軍身邊都怕要覺得是換了個人一般。”

中年文士含笑道。

“子良,本將已經五十有餘了。”

齊遜轉身看著意氣風發的中年文士長歎一口氣。

“齊人皆知,我齊遜用兵穩重,為人謙和,剛好符合國君出征前定下的策略,拒鹿郡一戰乾國三十萬兵卒儘出,老夫敗了也在意料之中,二十萬齊國兵卒換十萬乾國兵卒也不虧。”

“老夫也曉得退守朝陽郡是最穩妥的法子也是老夫平日的風範,可還不夠啊,若真是退守朝陽郡便將主動權交到了乾軍手中。”

“算算年紀,這是老夫最後一次打仗了。”

“老夫也想為我大齊開疆拓土,青史留名,本將老了齊家子弟又無甚大才,潑天大功,不會引起陛下猜忌,反而會為我齊家留下恩澤……”

“混個世襲罔替的侯爺也是極好的。”

“此戰過後,本將自然會向國君請辭。”

“不過在這之前這一仗還得勝了再說!”

齊遜說完負手離去。

中年文士看著老邁的背影苦笑搖頭。

……

陽穀關前,

“全軍歇息!”

“派遣一營人馬就地取材,製造簡易雲梯,各類攻關器械……”

“明日午時三刻,破關!”

白起騎在高頭大馬上望著遠處的陽穀關沉聲道,身後數萬風塵仆仆的涼州輕騎駐馬而立,後方還有兵卒源源不斷的趕來。

“諸總兵,何在?”

“末將在!”

諸元奎單膝跪地抱拳道。

“你麾下兵卒甚是悍勇,著八百人為死士先行扣關可行?”

白起沉聲道。

“自無不可。”

諸元奎抱拳道,麵色卻是欲言又止。

“諸總兵不必拘謹,有事便說。”

“白將軍,莫說組建死士,便是讓諸某身先士卒也絕無二話。”

“不過。”

諸元奎望著上黨方向頓了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