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2 依瓢畫計甚從容(1 / 2)

倒拔三國 神槍帥飛俠 3725 字 7個月前

自孤槐渡至陽城,路程隻得一百五六十裡,但卻須橫穿五雲山、浮戲山等若乾大山,此皆中嶽嵩山一脈。

好在魯達胯下這匹太平馬,登山踏嶺,如走平地,更令人意外者,竟還有驅使群馬之能!

它這本領,便連魯達亦不知曉,還是走到了山中險峻處,太平馬雖能縱越而上,韓當新得那黑馬卻望而生畏,希律律、希律律叫個不停,錯著步子不肯向前。

本來這等情況也屬尋常,隻得另覓好走的山路繞行,不料太平忽然不樂起來,衝上前便咬黑馬屁股,又連打響鼻,自家向前在險峻處跳上跳下,便似示範給它看一般。

示範罷樂,再度上去踢咬,硬逼著黑馬扭著臉兒、抖著腿兒,怯生生翻山跳穀,如此走了十數裡,黑馬膽子竟也漸漸大了,不必太平咬它,學著樣子便能行走。

魯達、韓當看在眼裡,都稀奇不已,連呼寶馬不絕。

韓當聽魯達說此馬是張角所贈,不由唏噓道:“這般說來,俺倒小看了那位大賢良師。俺本來隻道他是以裝神弄鬼手段愚民謀利,如今才知是自家眼窄,且不說他召請神將的本事,便說這匹馬,若非經過仙法點化,如何這般神駿?”

魯智深心道那也未必,他想起當年討方臘時,尚書王寅胯下一匹寶馬“轉山飛”,也能在山間嶺上奔行如飛,難道也經了法術點化?

想到這裡忽然念頭一動:哎,莫非那轉山飛,竟是這太平兒的後代?噫!這般若說,俺若娶個婆娘生下崽兒,代代傳承到了宋國,豈不又生出了灑家來?這灑家豈不是成了灑家自家祖宗?那若和人罵架,人家說艸你祖宗,灑家豈不格外受辱?

他腦袋裡轉著古怪念頭,半晌不言語,韓當問他可是在思考後續戰事,魯達對他道:“以後誰若罵俺祖宗,定不饒他!”

韓當聽了一呆,心想神將高深莫測,此語或有深意,我隻記住便是。

二人仗著太平給力,本來曲折路程,被他們一道直線般穿來,隻兩日功夫,便到陽城。

這個陽城,來曆其實匪淺。

此處又名禹都,其地所在,乃嵩山之陽,箕山之陰,即後世登封市告成鎮附近。

當年大禹治水功成,帝舜封禹於陽城,禪讓王位,十七年後,大舜身隕,禹守喪三年,讓位於舜子商均,但天下諸侯皆背離之,依舊朝見禹王,於是禹複繼王位,開創夏國。

魯達帶著韓當繞出山林,遠遠看去,但見陽城城垣,皆以數尺巨石疊磊而就,高近三丈,巨石縫隙中滿填泥土,土中生出許多帶刺藤蔓,土裡根係糾纏,使城牆堅固異常。

魯達見識雖廣,卻不曾見過這蠻荒氣魄十足的城池,不由歎道:“古人當真了不得,這諸多巨石卻是如何鑿得搬來?真正鬼斧神工。”

韓當低聲道:“小弟聽說當年大禹開山辟水,有許多鬼神相助,這城子隻怕也是借鬼神之力方得建起。”

魯達訝道:“灑家是天孤星,以你這說法,說不得當年灑家也替那禹王搬過石頭,不過灑家如今卻記不得了。”

他想自己在宋朝轉世降凡,死後不曾歸天便直接來了這漢末,那些做神將時的前塵往事,隻怕也封存了大半,想不起來卻也尋常。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