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明珠故意強調用心道歉,意在提醒康熙,太子是在耍手段博得同情,以求原諒。
康熙不笨,當然聽懂了納蘭明珠的話外音。因為還沒看過整箱的信的內容,康熙不好再武斷總結什麼,隻略略“嗯”一聲回應納蘭明珠,沒多言。
納蘭明珠暗觀康熙的臉色,皺著眉頭,臉色陰沉,似乎被什麼事深深地困擾著。
納蘭明珠連忙趁機繼續道:“臣從君,子從父,是亙古不變的道理。如今太子爺公然忤逆君父,挑釁皇上的權威,不懲戒恐怕有損於君威。”
康熙猛地看納蘭明珠一眼,又垂眸掃視一眼自己手上的信,“那依愛卿的意思,當如何處置?”
“太子明知故犯,欺騙君父,把國家邦交當兒戲,應予以嚴懲。”
方長鬆急得立刻反駁:“太子突然臨時改道決定去歐羅巴洲,係因在訪問途中知悉他們技能已然強於我國,為增強國力,這才決定停止在印度隻得錢的貿易,前往荷蘭學習技能。
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當時情況特殊,距離遙遠沒條件折返通報,隻能擅自決斷。
至於國家邦交,太子在訪問各國時,從沒暴露過他儲君的身份。”
“那又如何?即便他隱瞞了太子的身份,他身為大清使團的正使,當明白,他出了國即代表大清。隻要是他摻和了外國的事,那就是咱們大清國在管閒事。如今歐羅巴洲各國是兄弟之間在吵架,等他們一致對外的時候,倒黴的便會是我們大清國。”納蘭明珠接話反駁道。
方長鬆氣得麵紅耳赤:“國不強,你縱然不得罪人,也照樣會被人欺負!如今緊要的不是邦交麻煩,是如何自治,令我大清成為第一強國!國強,則無人敢犯!”
這些話,是方長鬆在荷蘭的時候聽胤礽所講。他覺得很有道理,一直謹記在心。也正因為如此,方長鬆才會對太子爺佩服得五體投地。
當朝中某些人還在為爭權奪勢整日費心算計的時候,太子爺的格局早在“如何讓百姓富裕”、“如何讓大清更強”上了。
高下立見。
方長鬆質問納蘭明珠:“冒昧問一句,納蘭大人作為飽讀詩書的大學士,書都讀到哪裡去了?你不想著怎麼為國辦事、為民謀福,隻想著勸皇上廢太子,到底目的為何?”
“我何時說過要廢太子了?”
“你就是那意思,誰聽不出來?”
“你胡說!”
……
倆人隨即吵得不可開交,康熙被鬨得頭疼,但他也沒阻止這倆人吵,示意一眼梁九功。
梁九功趕忙從巷子裡再取出十封信來,呈給康熙。
康熙便在吵鬨中讀了信,越讀心裡越不是滋味。胤礽這次出去,真不是去胡鬨了,也不是任性在作,他有認真在總結學習技術。每一封信都是滿滿的“乾貨”,承載了許多技術知識。
這樣的太子,他如何能廢?
再看跟方長鬆吵架的納蘭明珠,怎麼看都不順眼了。
康熙斥他一聲後,便質問納蘭明珠:“學堂之事安排得如何了?”
方長鬆馬上稟告康熙,此次出海貿易,不計帶回的各樣貨物和寶貝,隻貿易得來的錢財盈利便足有三百萬兩,遠超索額圖之前承諾的一百萬兩收入。
“納蘭大人請放心,在各地建造學堂的錢是足足夠用了,就看納蘭大人這計劃做得是否完備了。這些錢可都是太子爺辛苦賺來的血汗錢,隻為讓我大清孩子們多受些教育,可彆叫旁人從中貪墨了才好。”方長鬆見納蘭明珠麵露慌亂之色,故意說了風涼話。
三、三百萬兩?天呐!就那麼點茶葉和瓷器會這麼值錢?
納蘭明珠哪裡想到他們居然真的會賺這麼多錢回來,建學堂的事兒他根本沒放在心上,隻叫兒子草草做個計劃就罷了。
那計劃用來敷衍還可以,在這種時候萬萬不能拿出來的。因為對比起太子爺的成就,他的計劃完全沒眼看了,定然會被罵得狗血噴頭。
“還有些不足之處,臣還在完善。”
“這一年半過去了,納蘭大人不會是連個計劃都沒做出來吧?”朝堂中有名的中立派禮部尚書朱善,忍不住在這時候開口譏諷了一句納蘭明珠。
納蘭明珠隻得命人將計劃呈上。
康熙覽閱之後,冷笑數聲,啪的一下就把折子丟在桌上。
“朕看忤逆君命、挑釁君王權威之人是你!”
作者有話要說:今天上午看神舟十三號著陸,知道了好多知識,好棒,太厲害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