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第 46 章(2 / 2)

政務的按照繁忙程度分“要衝、繁忙、欠空、難施政”四個等級。

其中欠空是是指當地政府府庫空虛,甚至虧欠的情況。難施政則是指當地有紛亂,政務十分難管,難以實施政策的情況。這個劃分裡沒有“簡單”,因為沒有官員會承認他們攬下的活兒輕鬆容易。實際上也確實如此,地方政務大多都繁忙苛雜。

具體的劃分,胤礽因為不熟悉吏部的工作,還是要由吏部這些老官們來辦。全國大小州縣太多了,總結起來需要時間,有爭議的地方還需要討論,兩三月的時間完善考績俸祿製度,已經算是快的了。

胤礽不管這些,他隻管提,剩下的活兒就交給下麵人做,畢竟工資不能白漲。胤礽還讓兩位禮部侍郎各帶一隊去做,兩方是競爭關係,誰做得好誰就會得到表功,並且整個團隊會得到十萬兩白銀的獎勵。

雙方一聽能升官有錢拿,那必然是鉚足勁兒開乾。

科爾坤恍恍惚惚一陣,回過神來的時候,太子已經在吏部氣場全開,把活計都安排下去了。他這個吏部尚書反倒像個擺設一樣,被架空了。

科爾坤咽了兩口唾沫,看著胤礽,壯好了膽子,“太子爺這番安排,可謂是將整個吏部考績製度大刀闊斧改得徹底。這麼大的事,牽涉到百萬兩錢款,皇上可知情太子爺這樣的安排?”

“這是吏部的事,自該是吏部自己做好了完備的計劃,才能上表。難不成科尚書每次都是自己隨便動一動念頭,就直接去朝堂上上表皇父?那你的計劃裡必然有很多不完備的地方,回頭很容易就被皇父或其他大臣挑錯,反駁成功,有什麼用?”

科爾坤被胤礽反駁得啞口無言。他本想說,皇上還沒同意,就這樣耗費人力無力去做計劃,是“先斬後奏”。但經太子這麼一說,反倒成了他身居高位偷懶耍滑,十分懶政,不思進取了。

“上位者可以無才,但必須要具備統領有才之士的能耐,不然就是屍位素餐了,您說對麼?”胤礽笑看一眼科爾坤。

科爾坤頭冒著冷汗,點點頭。太子爺看著溫潤清雋,言語卻犀利異常,氣勢較之從前竟翻了百倍。論起上位者的氣勢,如今連皇上怕是都比不過他了。

“跟科尚書可不同,我這安排說出來後,下頭人都是心甘情願做的。”

科爾坤不懂地望向胤礽。

胤礽回看科爾坤,眼裡的笑意不減,“科尚書做的事,可告訴過大阿哥了?”

科爾坤心突然墜下,臉上的血色褪儘,他嘴唇囁嚅,想說什麼解釋,又怕真說出什麼被胤礽抓了把柄。

“奴才不懂太子爺的意思。”科爾坤硬著頭皮什麼都不敢認。

“聽聞今晨科尚書的家門口被丟了一具死屍,科尚書尚未報官,順天府府尹接了報案後有幾分為難,問到我這裡。遭遇這等挑釁羞辱之事,科尚書為何不報官?難道說科尚書認識那位死者?吩咐其乾了什麼勾當,怕被人知道?”

科爾坤本以為太子初見他沒提這事兒,是因為他沒證據指證他,不敢在明麵上說了,萬萬沒想到他居然以這種方式說出來了。他還透露了另一個信息,順天府尹於成龍將這種小事兒問到他那裡,說明什麼?於成龍是他的人!

朝中大臣們誰不知,於成龍深受皇上器重。

“哦,忘了說,是鄂倫岱的人在巡街時,目擊到的。”

胤礽補充的這一句,令科爾坤心中大駭。

連守衛京畿重地的步軍統領鄂倫岱都是胤礽的人!

這二人從前分明是最忠心耿耿的中立黨,最效忠於皇帝的。

“你們尚書府那麼大一座府邸,怎麼就這麼被明晃晃地丟了一具屍體,卻抓不到棄屍人呢?這尚書府的安全問題要看重了,要是哪天賊人取了你的首級,家裡人還毫無知覺,就太可怕了,朝廷可不想失去你這樣的肱骨重臣。”

科爾坤臉色差到極致。

他聽懂了太子的威脅。可怕,是很可怕,最最最可怕的人就是太子!

“當然,若真缺了科尚書,終究還是會有彆人來頂替吏部尚書之位。”

科爾坤驚惶地對上胤礽的雙眼,很難從他清淡帶著笑意的眼睛裡讀到什麼情緒。但憑他浸淫官場幾十年的經驗來看,太子絕非他所想的那麼溫潤好對付,對於他派人監視太子的行為,已然觸碰了太子的底線。他的性命堪憂!

科爾坤內心掙紮片刻後,噗通跪地,向胤礽認錯。

胤礽看了科爾坤一眼,笑了笑,起身走了,什麼態度都沒表。

三月後,胤礽向康熙表明了吏部的改革計劃。康熙當即就問科爾坤的意思,科爾坤便迅速立刻表示支持,竭力遊說康熙,向康熙陳明此計劃的可行性,稱讚太子的想法居無僅有,十分有利於大清的吏治。

康熙認真看了計劃後,交給大臣傳閱,期間有幾位老臣提出異議,問題都被完善地解答了。隨後禮部尚書、戶部侍郎、鄂倫岱、於文龍等人都附議了。

康熙十分滿意,便準奏了。

胤礽隨後又提出了科舉改革的計劃,建議增加科目,注重技術技能的培養。

康熙忌憚地看一眼胤礽,雖對他的改革計劃依舊很滿意,但一想到他接連提出改革計劃惠及官吏和考生,那勢必會得到這些人的崇拜,收攏住諸多官員和人才的心。

儲君得到太多人心,收到太多崇拜,掌權太過,勢必會威脅到皇權。

康熙微微眯眼,打量站在朝臣前列的胤礽,如此年輕,風華正茂。本就功勳卓著,剛歸國數月,便連番成功改革,隻怕很快就會成為大家心中的神,追隨者無數。

“科舉所考的內容,是老祖宗定下的規矩,豈能說改就改了,此事押後再議,退朝!”

康熙心情不爽的下朝之後,心裡悶了一團氣,無處發泄,便去了後宮。

之後數日,康熙都陰沉著一張臉,每見胤礽,便叱罵他。無非是重提他以前欺君出海貿易和在皇陵守孝不愛惜身體等等舊事,罵他不孝,心機深沉,好大喜功。

麵對康熙的指責,胤礽不分辯一句,因為他深知這些指責的理由不過是借口。反倒是旁側的大臣們覺得皇上有些蠻不講理,那些過去的事不是早就說好了功過相抵了麼?人無完人,再說當初若無太子爺的任性出海貿易,哪有如今強盛的大清。但大臣們看到康熙盛怒,沒人敢在皇帝跟前觸黴頭。

科爾坤稍微活動了下心思,本來想在這種時候附和康熙幾句,火上澆油。可怕這事兒之後有反轉,太子肯定不會饒過自己,而且大阿哥那邊知道情況之後,早就把他罵得狗血噴頭,叫他不要多管閒事。

康熙罵完太子之後,發現眾大臣們無言,就看向科爾坤。他記得之前科爾坤可是很支持廢太子的,康熙覺得科爾坤肯定會利用好這次機會。結果等了許久,卻隻見科爾坤安安靜靜地垂著腦袋立在一旁,一句話都不說。

康熙一時間氣結,沒話說了。

胤礽隨即自請在毓慶宮內自省,他正好趁機閉門修煉,突破瓶頸。

沒想到最後反而是胤礽這自請之言,給了康熙台階下。

康熙怒氣不消,連著兩月沒理胤礽。大臣們請求科考改革的折子以及為太子說情的折子,卻是如雪花一樣落在他的禦案上,兩月累計下來足有數十米高。:,,.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