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漫漫,終有儘時。
抵達廣陵之後,王駿和王家護衛護送王初瓏轉道向西,穿過望梅古道前往旬陽。
王初瓏會在王家住一段時間,若局勢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她將以王紹之女的身份嫁給陸沉。
旬陽王家本就隻是北方王氏的一支偏房,在十多年前便和王氏本宗分道揚鑣,窩在旬陽這座小城安穩度日,曆來不為旁人關注。
早在王安決定和陸家聯姻的時候,王紹便已經收到他的密信,開始為王初瓏的身份打點準備。如今雖然不算天衣無縫,但是除非有人能繞過陸沉和織經司的層層布置,將旬陽王家挖個底朝天才能知曉隱秘。
這一路兩人時常閒談,或論北地風雲,或敘江南春色,既有家國大事,也有閒情逸趣。
王初瓏雜學旁收,又無文人迂腐之氣,雖說陸沉在學識上頗為匱乏,兩人的聊天卻從未冷過場。
隻歎時光匆匆,轉眼便至分彆。
陸沉送彆王初瓏,隨即便繼續往南,一直到廣陵府最南邊、衡江之畔的臨元渡。
煙波浩渺的衡江在這裡變得極其溫和平緩,大江上時而有船隻飄過,站在北岸隱約可見南岸京軍的旗幟。
數百輛大車和兩千騎兵開始渡河,縱然廣陵知府詹徽早早得到知會安排船隻和浮橋,渡河的速度仍舊很慢,從清早一直到午後才將將完成。
陸沉和陸通、裴邃、詹徽等人相繼辭彆,隨後便和親兵們登上最後一艘大船。
陸通站在岸邊目送大船駛向南岸,忽地輕聲一歎。
回城的馬車內,陸通靠在車廂壁上,緩緩道:“沉兒此去,我心難安。”
車廂裡還有一位三十多歲的男子,此人名叫南屹,乃是陸通身邊最得力的心腹,他微微皺眉道:“老爺,少爺此行雖不太平,但是隻要邊軍還在,景朝的威脅仍存,中樞便不敢對少爺太惡劣。”
陸通搖搖頭,道:“我不是擔心他的安危,這孩子論機敏應變甚至在我之上,我隻是在擔心北邊。”
“北邊?”
“確切來說,是定州都督李景達。”
南屹仔細一想,不由得頷首道:“此人誌大才疏,確實是個隱患。不過老爺還請寬心,少爺肯定不會忽略此人的問題,想必在他南下之前,便和蕭大都督有過商議。”
“你不懂。”
陸通眼簾微垂,緩緩道:“計劃沒有變化快,他如果被困在京城,對於邊疆軍事自然鞭長莫及。慶聿恭先前沒有發力,不代表他這把刀已經鈍了。總之,希望李景達能夠聰明一些,莫要釀成不可挽回的大錯。”
南屹點了點頭,低聲道:“要不要通知蕭大都督?”
“也罷,你親自去一趟吧。”
陸通心裡頗感無奈,其實這些話他先前已經對蕭望之說過,然而朝廷自有規矩章程,蕭望之總不可能一直賴在定州乾涉李景達的決斷,那樣早晚會被禦史盯上。
最終還是要靠李景達掌握大局。
明明陸沉這次回京隻是為了打消天子心中的疑慮,看似不算難事,可是老頭兒心裡總有一股若隱若現的憂慮。
思考良久之後,他終於做了一個決定。
……
永嘉城西邊,有一條橫貫齊朝疆域的官道,沿途穿過京畿之地、忻州和江州的交界地帶、賀州、湖州和盧州,直達西境邊陲的成州。
距離永嘉城六十餘裡的一段官道有個彆名,當地人稱之為廬陵道。
此地屬於京畿之地的最西邊,周遭山川環伺,地形較為險要,在數百年前開拓出一條相對平整的道路,這便是古之廬陵道。
大齊立國後,太祖李仲景下旨在江南修建一條東西方向的官道,其中一段道路便是在廬陵道的基礎上擴建而成,隻是當地人仍然習慣性地稱之為廬陵道。
廬陵道全長三十餘裡,中段有一座驛館,名為廬陵驛。
日暮時分,一支三十餘人的隊伍抵達驛館,驛丞看過對方的公文照會,立刻畢恭畢敬地將他們請進去。
這支隊伍的主人便是南安侯、原成州都督侯玉。
他從成州青江城出發的時候,身邊跟著一支千人的親衛營,出成州地界進入盧州時,他便將其中五百人打發回去。
待進入京畿之地之前,他又讓剩下五百人原路返回,隻帶著三十餘名親兵家將繼續前行。
此番入京執掌南衙於他而言是此生難得的機會,自然不肯行差踏錯一步,帶兵進京這種事要是被朝廷禦史得知,他肯定得灰溜溜地滾回成州。
至於先前帶兵橫穿各州,侯玉並非是為了顯擺。
他擔任成州都督多年,對於沙州七部一直殺得很凶,光是死在他本人手上的七部土兵就不下百人。如今他離開軍營失去大軍的保護,誰知道那些凶殘的蠻人會不會在路上偷襲,他必須足夠小心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