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4【是敵是友】(2 / 2)

九錫 上湯豆苗 6027 字 4個月前

午飯過後,陸沉來到花廳獨自沉思,兩名丫鬟乖巧地站在門外,好奇而又傾慕地想著廳內的年輕少爺。

陸沉有些疲累。

今日再入京城,從抵達北郊一直到現在,短短半天時間便見識各種暗流湧動,信息之豐富幾乎塞滿他的大腦。

三位皇子先後展露性情,姑且不論他們在陸沉麵前的表演帶著幾層偽裝,和上次陸沉進京時幾乎無人問津的狀態相比,眼下他顯然已經成為朝中炙手可熱的紅人。

大皇子和二皇子分彆以不同的方式向陸沉表達籠絡之意,但是陸沉最關注的是老三李宗簡。

根據他對這位三皇子的了解,其人從小便被許皇後溺愛,品格可謂極其惡劣,因此才和左相府上的李三郎臭味相投。

這種人即便囿於今天特殊的場合不敢大放厥詞,也不至於在陸沉麵前低頭服軟。

“山陽侯乃是於國有功之人,本王自然會尊重。”

這是李宗簡先前所言,陸沉記得一字不差,從這句話裡便能品出李宗簡心裡藏著事兒,否則他完全可以不理會陸沉,沒有必要違逆本心緩和氣氛。

當然,陸沉不是神仙,他無法從李宗簡的態度判斷出他真實的想法,隻是隱約覺得有些不太對勁而已。

皇子們各懷鬼胎,宮中的天子似也心事重重。

此刻獨坐靜思,陸沉漸漸理清楚一些事情的脈絡。

元嘉之變發生後,李端因為剛好不在河洛城故而幸免於難。後來他南渡永嘉,在以李道彥為首的江南世族支持下登基即位,那個時候毫無疑問是李氏皇族最虛弱的階段,好在李道彥和秦正等人足夠忠心,讓李端挺過那段艱難的時光。

但是這也導致一些曆史遺留問題的存在,那便是京軍的內部架構。

大齊京畿地區的軍事力量可以分為幾部分,首先便是護衛皇宮的禁軍,精銳但是人數不多,滿打滿算隻有八千人。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天子如今已經將這支力量握在手心裡。

然後便是守衛京城的北衙六軍,明麵上由上將軍王晏統率,實則六位都指揮使各有來頭,和江南士族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能夠算得上王晏心腹的頂多隻有一兩人。

南衙十二軍負責衛戍京畿各地,由兩位大將軍分掌,隨著李景達將振威軍帶去定州,南衙實際上隻有十一軍。

當初借著原定威軍都指揮使徐溫通敵賣國被查處、十二名邊軍武將入京的機會,李端讓陳瀾鈺接手定威軍,算是在京軍係統中撕扯開一道縫隙,但也僅此而已。

換而言之,李端身為大齊天子,對於京軍的掌控力非常孱弱,雖然無論北衙還是南衙,目前看來對天子都很忠心,可是哪位帝王不希望身邊的軍隊都由自己的人掌握?

哪怕隻能掌握二者其一,李端也能睡得更安穩一些,這便是他要將陸沉留在京城的重要原因。

借助陸沉兩年來立下的赫赫戰功和邊軍對他的支持,以及至今還沒有給陸沉安排合適軍職的扣子,李端顯然是打算讓陸沉將那道縫隙撕開。

想到這兒,陸沉不禁輕歎一聲。

這種權力爭鬥不是戰場,卻比戰場更加凶險,因為你無法確定誰是同袍誰是敵人。

“侯爺。”

門外響起陳舒的聲音,將陸沉從思考中拉出來,便轉頭問道:“何事?”

陳舒走進花廳,雙手捧著一份拜帖,垂首道:“稟侯爺,右相府上大公子前來拜訪,如今在門房等候。”

右相?大公子?

陸沉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

陳舒見狀便說道:“侯爺,這位大公子名叫薛若穀,現為翰林院編修。”

陸沉若有所思地看了他一眼,微笑道:“看來父親讓伱在京城打理商號,同時還給你加了打探消息的任務。”

陳舒亦笑道:“老爺說過,家中所有人都要儘心為侯爺做事,不能有絲毫懈怠。”

“好。”

陸沉應了一聲,旋即起身道:“那就去見見這位相府大公子是何許人物,請他正廳相見。”

“是,侯爺。”

陳舒當即領命而去。

因為老神醫薛懷義的關係,以及中樞這兩年對邊軍的支持,陸沉對右相薛南亭的印象很好,自然不會懷疑對方心懷不軌。

隻不過……自己才剛到京城,從天子到右相,這些城府深沉如海的大人物怎麼看起來都有些沉不住氣呢?

他緩步走出花廳,目光愈發深邃沉凝。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