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9章 807【有所不為】(1 / 2)

九錫 上湯豆苗 3897 字 1個月前

在前天舉行的密會中,君臣三人各有所求。

薛南亭已經意識到朝堂上存在某種難以預測的風向,他確實需要許佐這樣一身正氣誌同道合的重臣並肩前行,也是為了堵死李適之的拜相之路。

李適之則以此為交換,讓做了八年兵部尚書的丁會挪一挪位置,讓這個明麵上最親近的同伴更進一步,同時可以遵循天子的心思,用丁會這樣忠心且聽話的大臣製衡陸沉。

從這一點來說,李適之主要是為了天子而動。

至於李宗本,之前在禦花園中被陸沉強硬地頂了回來,他隻能另辟蹊徑。

這一連串的調動背後,李宗本是為了讓韓忠傑能夠順利起複,暫且不去想軍務大臣或者京營主帥的要職,一個兵部尚書至少不會引起文武百官太強烈的抗拒。

但是他沒想到意料中陸沉反對的場麵還沒出現,蕭望之第一個挺身而出。

百官眾目睽睽之下,李宗本必須要給蕭望之足夠的尊重,這其實是對他自己的尊重,因為這是朝廷的體麵。

“國公啊。”

李宗本心念電轉,緩緩道:“你說的確實有道理,不過朕今日當著列位卿家的麵,也想替韓忠傑說一句話。前年冬天朝廷籌謀北伐,是朕一意孤行,與他人無關。薛相、陸卿家、許卿家都上奏進諫,隻可惜朕沒有采納,以至於倉促出兵。考城之戰,韓忠傑確有指揮上的失誤,不過戰場瞬息萬變,誰又能永不犯錯?”

蕭望之靜靜地聽著,並沒有急切地反駁。

群臣更是如此。

李宗本輕歎一聲,似乎有些動情:“韓忠傑領軍出戰,初期連戰連捷,拿下太康等地也為後麵陸卿家的反攻打下一個基礎,而在考城戰敗後,他沒有想著逃走保命,主動領兵斷後,雖然有指揮不當之責,但也不算無藥可救。大抵而言,北伐前期的劣勢是因為朕思慮不周,不能全怪下麵的將士們。”

如果他是毫無鋪墊地說出這番話,自然沒有多少說服力。

然而朝會開始之初,他便當眾頒下一道罪己詔,如今便成為非常有力的注腳。

正常而言,天子主動承擔責任以保全臣工,這在任何時代都是值得稱讚的舉動。

君不見左邊一些文臣連連點頭,更有甚者滿麵動容,差點就要高呼聖天子。

蕭望之神情冷峻,高聲道:“陛下所言甚是,隻不過韓忠傑乃武勳出身,怎可如此突兀地擢為兵部尚書?依臣之見,兵部左侍郎陳新才為人老練才乾出眾,足以勝任兵部尚書一職。”

他的確沒有資格插手文官的任免,但是為了避免身後那個年輕人發作,他必須要提前解決這個問題。

李宗本尚未開口,文臣那邊有一位重臣平靜地站了出來。

李適之開口道:“國公,大齊朝廷的文臣武勳並非殊途,先帝在時便曾有過類似的例子。當年永定侯本是進士出身,還在翰林院任過修撰,後來先帝慧眼識人,讓他從翰林院轉入京軍。永定侯沒讓先帝失望,帶兵有方累建功勳,如今更是大齊的軍務大臣。由此觀之,文武之道雖不同,但有些人能力出眾,未嘗不能遷轉。”

永定侯便是現任軍務大臣、京軍武威大營主帥張旭,此刻就站在陸沉的身後。

蕭望之道:“永定侯可以不代表其他人可以。”

李適之從容道:“這是自然,不過當年東陽郡王篳路藍縷搭建京營骨架,韓忠傑作為東陽郡王最信任的下屬,承擔了非常多的庶務,想必國公對此也很清楚。從這一點來說,韓忠傑接任兵部尚書一職並無不妥。”

蕭望之微微皺眉,他已經感覺到那種無力感。

朝堂不是菜市口,君臣都要注重身份,不可能在這種場合撒潑打滾耍無賴。

想要取得大部分人的支持,要麼占住道理駁得反對者啞口無言,要麼就得有足夠多的擁躉以聲勢壓人。

很顯然今日蕭望之兩者都不具備。

首先天子下罪己詔承擔了北伐之戰前期敗仗的結果,等於是替韓忠傑分擔大部分過錯,這樣一來韓忠傑被降爵就足以抵消,如今不說官複原職,僅僅是一個兵部尚書不算過分。

其次李適之搬出張旭的先例,又讓這件事在朝廷規製上有了法理。

最關鍵的一點是,蕭望之沒有其他武勳的支持。

如果李宗本要讓韓忠傑再入軍事院或者重掌京營,張旭、陳瀾鈺、元行欽甚至是湯永等人說不定會反對,然而他們怎會把兵部尚書放在眼裡?

至於文臣這邊,確實有人對此不滿,但也隻是極少數,比如那位有希望上位的兵部左侍郎陳新才,可是薛南亭沒有發話,李適之等尚書級彆的重臣又支持天子,極少數反對者壓根不敢出聲。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