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州龍林城距離京城四百餘裡,苑玉吉帶著宮中秘衛和禁軍就算速度再快,捉拿高氏兄弟的時候不費工夫,一來一回也需要至少十天左右。
從他們離開京城那一刻開始,最近幾個月一直在積蓄的暗湧便有沸騰之勢。
對於朝中絕大多數官員來說,先前高煥因為貪腐問題被罷免官職這件事,其實不算驚天動地的大事,即便他們知道高煥絕對不是因為這個原因被罷官,多半牽扯到朝堂權爭。
隻要沒有下獄問罪,僅僅是罷官而已,那就是朝中很常見的波折,說不定高煥將來還有起複的機會。
然而這一次天子命中書擬旨,直接出動禁軍前去拿人,而非通過正常的辦案程序,毫無疑問令人心驚,要知道就在幾天前的定州刺史丁會遇刺一案,天子也沒有如此震怒,而是派出幾位欽差帶三司官吏前去徹查。
就算是那些八九品的小官都知道,這一次肯定會發生大事,更不必說身居要職的高官們。
文德殿,禦書房。
右相許佐神情凝重地說道:“陛下,高煥雖已被罷官免職,但他出身於龍林高氏,又做過多年刑部尚書,更是先帝提攜信任的重臣之一。如今此事鬨得滿城沸沸揚揚,不知可有真憑實據?”
這番話略顯直白,既和許佐平素的風格有關,也因為此刻禦書房內除天子和他之外,隻有左相薛南亭和吏部尚書李適之在場。
簡而言之,這是一場規格極高、半個字都不會外傳的核心朝會。
李宗本麵無表情地拿起一本卷宗,交給肅立於旁的內侍省都知陳鴻,漠然道:“念。”
“是,陛下。”
陳鴻難得有在外朝重臣麵前露臉的機會,當即一絲不苟地念著卷宗上的記錄。
聽著他略顯尖銳的嗓音,兩位宰相的表情愈發嚴肅。
從卷宗上的記錄可知,兩年半前皇陵刺駕案的三名刺客之中,太監溫長保是受奉國中尉李宗簡的指使,而兩名工匠萬應謙和楊舜谘則是長樂寧氏破門子寧不歸過命的兄弟。
兩撥刺客來曆不同,但在溫長保動手之後,另外兩人利用混亂的局勢果斷出手。
薛南亭聽到這裡微微皺眉,他出身於清源薛氏,自然聽說過當年寧家破門子的故事。
在京城叛亂平定後,長樂寧氏遭到清算,而寧不歸的母親選擇了自儘,所以這個破門子決定向大齊天子複仇。
陳鴻繼續往下念,講到根據龍林高氏族人的告發,寧不歸在刺駕案發生前找過龍林高氏家主高確,事後又來京城找過原刑部尚書高煥,意圖脅迫高煥將那兩名刺客與李宗簡牽扯上,以此挑起天家內部的紛爭,造成天子和許太後劍拔弩張的狀態。
聽到這裡,李宗本咳了一聲,看向許佐問道:“許相,朕難道還要容許高煥、高確這等亂臣賊子逍遙法外嗎?”
許佐冷靜地說道:“回陛下,臣並無此意,隻是此事涉及刺駕謀逆之大案,朝廷需要有確鑿的證據,如此才能服眾。”
“這是自然。”
李宗本一言帶過,旋即正色道:“今日召三位卿家入宮,雖與高煥一案有關,但是重點不在於這樁案子本身。”
三人略顯不解,薛南亭便道:“請陛下明示。”
李宗本稍稍沉默,似乎在壓製心中的憤怒,緩緩道:“朕想問三位卿家一句,朕還是不是大齊的天子?”
李適之震驚地說道:“陛下何出此言?”
薛南亭和許佐亦是類似的反應。
“嗬嗬。”
李宗本自嘲一笑,繼而道:“猶記先皇教導,身為天子要顧全大局,朕一日不敢或忘。這幾個月朝中種種風波,相信三位卿家都看在眼裡,朕自問對他不薄。即便他公然藐視朝堂,當著朕和十餘位重臣的麵拂袖而去,朕也沒有苛責,隻是降了一道申斥聖旨,讓他在府中反省數日而已。當時若不是朕攔著,滿朝臣工的彈劾奏章可以堆滿他的秦國公大門!”
此刻三人都已知道誰。
薛南亭儘力勸解道:“陛下,秦國公行伍出身,兼之年輕氣盛,難免會有一二不妥之處,但是臣認為他對陛下和朝廷絕對忠誠。臣鬥膽直言,秦國公近來確有反省自身,前些天在陛下當麵,他麵對戶部尚書景大人的質疑,從始至終都能保持冷靜,足見他在改正自己的脾氣。”
“朕想說的不是這個。”
李宗本眉眼間滿是躁鬱之色,沉聲道:“先皇曾經說過他性情骨鯁,從小沒怎麼讀過書,難免不知禮節不懂變通,朕對這些都可以容忍。不瞞三位卿家,當初朕在宮中設宴款待陸沉,你們可知他對朕說過什麼?他說若是韓忠傑沒有在戰敗之時親自斷後,他絕對不會讓韓忠傑活著離開靖州!”
三位重臣不由得神情肅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