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拿起橫條指向雍丘的位置,對劉守光和張旭說道:“靖
州第一道防線,西起嚴武城,途徑雍丘和太康,東至新昌城。劉兄親自坐鎮雍丘,永定侯則往南至白馬關,這裡是第二道防線。從蒙山到平陽府是第三道防線,也是最後一道,因為再往南就是衡江。”
二人點頭應下。
陸沉繼續說道:“方才永定侯說堅壁清野,本王認可此言,你們返回靖州之後立刻著手此事,尤其是靖州北部各地,讓百姓們儘快南遷,告訴他們將來一定可以重返故土,眼下隻是權宜之計。本王會傳令靖州刺史謝東陽,讓他率各級官府密切配合。”
劉守光應道:“請王爺放心,下官不會在野外給景軍留下一顆糧食。”
陸沉道:“本王之所以要設立三道防線,並非是要你們見機不妙立刻撤退,而是希望你們能夠做到及時取舍。當景軍攻勢難以阻擋的時候,你們要果斷放棄那些不重要的地方,然後堅守各處要衝。即便整個靖州都被景軍縱橫馳騁,本王也要這十餘座堅城牢牢矗立在靖州大地上,成為景軍胸腹之間堅固的釘子。”
劉守光和張旭的神情都很凝重。
通過陸沉的描述,這兩位久經沙場的老將可以想象到屆時整個戰局的慘烈程度。
這個時候沒人提出為何一定要采取守勢的愚蠢意見,景帝此番一旦揮軍南下便會是舉國之力,說不定景廉九軍和天子親軍都會出現在戰場上,而非過往那種中小規模的戰役。
姑且不論現在齊景軍隊的實力是否處在同一層麵,景軍兵力占據優勢是清晰無誤的事實。
齊軍前期采取守勢是必然之舉。
陸沉又道:“如果局勢所迫,雍丘城也可以舍棄,這個要根據戰時具體情況來決定,本王會及時通知你們。請二位牢記,在景軍攻破定州定風道和堯山關之前,靖州必然會是主戰場,本王對你們的要求是步步為營、占據要衝、有序南撤、死守平陽。”
劉守光和張旭齊聲道:“遵令!”
“還有一點——”
陸沉微微一頓,沉聲道:“本王會給你們充分的戰時指揮權,以安陸侯為主、永定侯為輔,隻要遵循本王定下的主基調即可。不過若是本王的軍令抵達,不論你們是否理解,必須遵令而行,否則本王會直接罷免你們的軍職。”
他雖然是對兩人交待,主要盯著永定侯張旭。
劉守光當先拱手道:“王爺之令,下官謹記在心。”
張旭沉著地和陸沉對視,繼而鄭重地說道:“王爺,下官身為行伍中人,豈會不遵帥令自作主張?若有陣前抗命之舉,請王爺立斬下官首級。”
“好。”
陸沉點到即止。
接下來便是他對靖州防區的詳細安排,這場軍議一直持續到傍晚時分。
劉守光、張旭和範文定匆匆告辭,甚至沒有留下用一頓晚飯,便帶著各自的親兵策馬離去,趕回靖州進行各項準備。
李承恩等人也回到各自軍中。
漫天晚霞映照之下,陸沉站在庭內抬頭仰望,神情略顯凝重。
厲冰雪來到他身旁站定,輕聲道:“夫君。”
陸沉扭頭看著她。
厲冰雪略顯遲疑,似乎是有些難為情,但她仍舊坦誠地說道:“我想……這兩年暫時不要孩子。”
這一刻陸沉忽地想起多年前,她說為何要堅持留在軍中,因為厲家有七十六位英魂長眠沙場。
她要繼承那些親人的遺願,與異族敵人血戰至最後一息。
即便她如今已經嫁為人婦,成為人人敬仰的王妃,卻依舊不改初衷,始終如一。
陸沉認真地點頭道:“好。”
“夫君,這一戰大齊能取勝嗎?”
“或許過程會很坎坷,但是我們一定會取得最後的勝利。”
厲冰雪不再多言,輕輕地靠在陸沉的肩膀上。
夕陽灑在兩人身上,周遭一片安寧靜謐。
她臉上泛起一抹恬淡的笑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