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眾有過帶兵經驗的景廉貴族來說,慶聿恭的提議其實很好理解。
將齊軍從各種關隘堅城裡引出來,利用景軍騎兵強大的機動能力大範圍迂回包抄,在局部戰場形成絕對兵力的優勢,以此消滅齊軍的主力精銳,從而更加快速地奠定大局。
問題在於齊軍怎會上鉤?
這一次對方的主帥不會再是韓忠傑那種草包,而是極其狡猾又敏銳的陸沉,想要讓他犯這種錯誤可不容易。
定白軍主帥善陽與慶聿恭的交情還不錯,至少不會像撒改那樣將對立擺在明麵上,故而好奇地說道:“郡王就不要賣關子了,不妨說說如何讓齊軍上當。”
慶聿恭看向天子,流露征詢之意。
景帝微微頷首。
慶聿恭便不慌不忙地說道:“不知各位是否還記得,陸沉自從六年前橫空出世,他在戰場上最鮮明的特點就是擅於抓機會。這些年大大小小十餘次戰爭裡,他從來不是一個甘於寂寞的人。當我軍漏出破綻的時候,他會毫不猶豫地全力以赴捕捉戰機,即便我軍沒有明顯的破綻,他也會想方設法製造機會。簡而言之,陸沉的指揮風格充斥著冒險的因素,這是他短短六年就能青雲直上的根源。”
眾人儘皆認可他的判斷。
慶聿恭繼續說道:“戰事初期,我軍自當展現出強硬的姿態,先將太康城拿回來,破掉齊軍在雍丘外圍的屏障,同時讓陸沉見識到大景對於此戰的決心。隨著時間的推移,我軍可以不著痕跡地放緩推進的速度,呈現出疲敝的狀態,這樣就會讓陸沉進一步放鬆警惕。前兩步完成之後,便是我軍暴露破綻的時候,以陸沉對戰局的把握能力,想來他不會錯過險中求勝的機遇。”
眾人這時候明白過來,其實慶聿恭是在溫古孫獻策的基礎上,做出更加靈活的調整。
景軍不能一上來就陷入泥潭,這種明顯有違常理的情況隻會讓陸沉更加警惕。
先期強攻是必須要付出的代價,後續慢慢停滯攻勢才算正常,總之不能一條道走到黑,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引誘陸沉上鉤。
隻要陸沉動了求勝的心思,就像以前的幾次大戰那樣,景軍的目的便已達到。
景帝臉上的笑意愈發醇厚,很顯然慶聿恭的思路與他不謀而合。
這時沉默許久的阿布罕小心翼翼地說道:“敢問郡王,如果陸沉始終可以沉住氣,要將死守之策堅持到底,我軍又當如何?”
為將者必須要考慮得足夠全麵,因為敵人不是你手中的提線木偶,更何況是陸沉這樣的對手。
慶聿恭看了一眼肅立在天子身側的田玨,輕咳一聲道:“若出現這種情況,想來便有了田大人的用武之地。”
阿布罕微微一怔,其他人也略顯茫然。
景帝笑道:“你說得更詳細一些吧。”
“是,陛下。”
慶聿恭垂首應下,繼而道:“諸位大人,雖說陸沉如今在南齊的地位看似無人能動搖,實則並非如此。在南齊一百七十多年的曆史中,從未出現過陸沉這樣的權臣。即便南邊暫時還能維持表麵的平和,水麵下早已暗流洶湧,很多南齊朝臣對陸沉的猜忌一直沒有消散。當我軍陷入進退維穀的僵局時,如果陸沉一直按兵不動,南齊君臣心中豈會沒有疑慮?”
聽到這番話,絕大多數人都反應過來。
田玨則更加敏銳,試探性地問道:“郡王之意,主奏司不必立刻調動密探煽風點火?”
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種反間計更是如此,從古至今屢試不爽。
正常情況下,在景軍大舉南下之前,主奏司就該讓提前埋伏的密探們活動起來,儘一切可能挑撥陸沉和南齊朝廷的關係,哪怕無法重現當年楊光遠之舊事,至少也能打擊南齊邊軍的士氣。
慶聿恭點頭道:“沒錯。南齊剛剛經曆過朝堂震蕩,那位臨朝稱製的寧太後以及薛南亭和許佐等人,暫時肯定會壓製對陸沉不利的言論,主奏司的兄弟們縱然能力出眾,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很難發揮作用。等到陸沉明明有機會取勝卻按兵不動的時候,主奏司再逐步開始挑撥,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妙啊。”
善陽麵露喜色,讚道:“陸沉到時候進退兩難,出戰會踏入我軍挖好的陷阱,避戰則會引來南齊朝臣的攻訐,說不定還能直接激化他們內部的矛盾。”
慶聿恭淡淡一笑,臉上並無自矜之色。
“郡王此策確實高明,隻是細節上還有許多雕琢的地方。”
景帝終於拿回話題的主動權,環視眾人說道:“你們接下來除了練兵,最重要的事情便是完善這套連環計。從前期的強攻、中期的布局到後麵的收官,以及敵我軍力的詳細分析,包括在正麵戰場上如何防備陸沉展現過的手段,你們要儘快考慮周全,在一個月之內呈上奏章。朕會參考你們的意見,最終形成此戰的策略。”
所有景廉貴族都站起身來,齊聲道:“臣領旨。”
“都下去罷。”
景帝乾脆利落地下達逐客令,又道:“郡王留下。”
眾人行禮告退,離去的時候不約而同地看了一眼慶聿恭沉穩的背影。
“坐下說話。”
景帝的右手輕輕敲著桌麵,良久之後才問道:“在郡王看來,軍中諸將何人
可為伐齊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