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爾等是嫌上位刀不夠利嗎?(1 / 2)

我嶽父是朱元璋 悠小淘 2912 字 10個月前

李善長的目光頓時一冷,目光落在了這位膽敢質疑自己的大臣身上。

皮笑肉不笑地抖了抖嘴角,半天才幽幽地道。

“老朽老邁昏庸,著實有些糊塗了。

看起事來,興許不如爾等這般精道。

倘若爾等覺得陛下有放任商賈噬朝廷之利的嫌疑。

爾等可以再次入殿苦諫上位,說不定,上位真有那麼十之一二的可能性。

將太子殿下的良策棄之不用,而用爾等之諫言。”

說到了這裡,李善長不再停留,徑直大步而去。

留下了那些個猶有些不甘心,卻又不敢再入文成殿的官員在原地麵麵相覷。

一旁的茹太素看到這幫蠢貨,還在此停留,忍不住好心地提醒了一句。

“爾等是嫌上位的刀不夠鋒利,還是爾等的脖子比普通人的更結實?”

“言儘於此,還望諸位好自為之,告辭。”

看到茹太素也毫不猶豫地大步而去。

這下子,總算是提醒了不少剛剛從地方上調入中樞的新麵孔的記憶。

他們之所以能夠進入中樞,不就是因為中樞的位置空了。

至於為了什麼空,嗬嗬,京師那些劊子手的屠刀。

怕是這兩年因為剁大臣的脖子,已經增加了不少的缺口。

“老太師老成謀國之言,不愧是我等之楷模。”

“本官初臨中樞,如今方知,行事若不謹慎,當有性命之憂。”

。。。

開中法的實施,當真可謂是體現了大明開國天子朱元璋行事雷厲風行的態度。

幾乎就在開中法議定的同時,就已然命戶部等相關官衙發出了公告,召告那些商賈。

讓他們按照戶部所展示出來的項目,將朝廷所需要的各種物資,運送往西北邊陲,以換取鹽引。

而開中法這個消息,早在那日的文成殿議事之後就已經被捅了出去。

就從那天起,已經有不少的商賈開始召集人手,籌措車船。

那幫磨拳擦掌,早就迫不及待的商賈們等到公告一出,朝著戶部官衙湧去,為了搶到更好的位置。

甚至不惜對商賈同仁拳腳相向,就為了能夠更早獲取足夠的份額。

短短不過數日的光景,就已經有數支規模龐大的車船隊伍離開了直隸。

急不可奈地朝著那西北邊陲狂奔而去,而且商賈自然沒有辦法用官府的暴力執法,驅趕那些民夫船夫車夫。

但是,這些精明的商賈,卻懂得利用加薪,加餐等一係列的籠絡手段,讓他們的車船隊伍走得更快。

“這就是商人,隻要能夠有足夠的利益。

他們就會以遠超官府的效率去行事,甚至會遠遠比朝廷做得更好。”

常升甚至還真把後世關於資本家對於利益追逐的經典名言拿出來裝逼。

想想還是算了,畢竟洪武年間,老朱本就對於商賈十分痛恨。所以才會對商賈作出了林林總總的限製。

自己那句百分之三百的利益,資本家敢踐踏人世間的一切那樣的經典名言拿出來顯擺。

隻不定回頭老朱一聽到,越想越生氣,甚至直接把開中法廢除了咋辦?

“那照升弟你這麼說,那我大明朝廷許多事情,其實都可以利用商賈來做?”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