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
按照紀塵所說進行著。
沒有多久,一匹大狼狗便是被牽了過來。
就在這方丈的私生子身上。
筍尖搠入.......
但這人對此已沒什麼感覺
這種痛
哪有乞活軍生生捏碎他骨頭來的痛?哪有乞活軍活生生捏碎他的每一節那樣難以接受?
在經曆了乞活軍的親手折磨之後。
相對來說,換做狗來,他反倒感覺舒服了不少,可以將其稱之為獎勵時間。
在普通人眼裡,此刻覺得他可憐,被這樣打斷骨頭成了個廢人後還不被放過,居然又讓狗來。
而在他的視角:可算有中場休息了。
這條狗,算得上他的救贖了。
他心中都要冒出一些彆樣的情緒。
“不作不死。”
乞活軍在旁看著他,沒有絲毫憐憫,還給他臉上吐了一口濃痰。
“繼續,坦白你們的罪行。”
紀塵打了個響指,讓那些和尚彆忘記正事,要他們將罪行徹底揭露出來,要完完全全把少林寺這個藏汙納垢的場所,赤果果的暴露在太陽底下。
此刻在河北,李岩也做著差不多的事。
他以軍事必要為名義,嚴格管控各地流動,將消息傳播的渠道掐死。
然後每到一地,便會開一場宴會,大宴當地官紳豪強,給他們釋放善意。
結果。
隻要敢來,便是一場血色宴會,直接一網打儘。
然後........
公審!
要求百姓圍觀!
當地百姓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也是呆住了。
新的大老爺李岩,要公審一乾官老爺,地主老爺。
聽到這個消息。
他們是不敢相信的。
之前大軍進城,不都還有說有笑嗎?
記得當時還有接風宴。
據說李岩老爺很高興。
而且,公審這個東西,不往往都是審判他們這些升鬥小民的嗎?
老爺自有自己的那套虎頭鍘?有自己的體麵呀?
怎麼如今要公審宴會上吃喝玩樂的很好的老爺們呢?0
消息散布而出,立刻有無數百姓前來湊鬨熱。
都十分好奇這難得的新鮮事兒。
人上人轉身一變成階下囚,這可百年難得一見。
不僅是他們沒有想到。
那些官紳此刻也懵逼。
李岩不久前在宴會上的話語還在腦海中回旋。
“好!我打一輩子仗了,難得享受!接著奏樂,接著舞。
怎麼。
這武王手下全是屬狗的不成?
轉眼間就咬到他們身上。
他們也是從未想過,自己有朝一日會被公審。
被武王砍死,他們都是想到過了的。
周圍,密密麻麻的百姓圍觀,每一個人都在看著他們。
他們很不爽。
感覺自己像是成了平日裡被玩弄的歌姬似得,在被赤果果的羞辱。
坐在上頭,李岩居高臨下的看著下麵官紳,一拍手中驚堂木,嚴肅的開口,一個個叫起了姓名:“台下可是梁清標........”
“我是梁清標!大明的進士,禮部侍郎!賊寇!李賊!你好大的膽子,居然還敢公審我!你一介不忠不孝不義之賊,你憑什麼審我?”
李岩的話語頓時被這個在原本的曆史線降清,給大清獻上牛馬之勞,當過兵部尚書,刑部尚書,保和殿大學士等重要職務的家夥打斷。
屬於是教育少了。
李岩也確實還沒有虐待過他們。
抓到之後第一時間展開了公審,也來不及虐待。
此刻居然敢咆哮於此。
李岩並未生氣,隻是平淡的看了一眼梁清標,大義凜然的開口:“今日,豈是我要審你。而是被你禍害的百姓,走投無路變成了孤魂野鬼的冤魂,這泣血的大地要審你!”
“我問你,你梁清標來到本縣,可曾要求百姓捐糧捐物乃至捐人!我問你”
梁清標裝得一股子正氣:“百姓捐糧捐物之前,是我與諸位同僚帶頭作則!我代表朝廷,一心為吾皇抵擋逆賊,向百姓納捐有何不可?”
“若非你們逆賊造反,我又怎麼可能要求百姓如此?我又何須借韃平寇?”
“你李岩少要在這裡假仁假義!本官是禮部侍郎,是讀過書的,是知道春秋大義的!你若是真仁義之輩,你就不該聚眾造反!否則朝廷何必來剿滅你們!若朝廷不要剿滅你們,百姓又怎會如此之苦?”
“歸根結底,這都怪你們這群被權勢迷了眼,連君父都不孝不忠,欲要竊取神器的逆賊!”
“天下百姓,平生最大的願望就是平安度日!而你們這些逆賊,卻行逆天之事!讓天下陷入熊熊戰火,多少人流離失所?多少人不知前路?”
“你們的造反,是以我大明萬萬百姓為墊腳石!”
“你哪來的臉公審我?!”
“你這居心叵測,不忠不孝不信不義不仁........”
隻能說不愧是禮部出來的。
這搬弄是非來一套一套的。
且沒有滿口的之乎者也,他知道人心所向的可怕,所以要讓周邊圍觀的百姓都能聽懂。
角度亦是精妙。
這成功讓周圍百姓皆錯愣,覺得這梁清標說的有道理。
若非李岩他們造反,朝廷又那要如此多糧物去平定動亂,讓他們一次又一次體諒呢?
而且呀。
這捐,也不止是他們捐了。
老爺們帶頭捐的呢。
還比他們捐的更多。
同樣被審判的官員們,此刻也齊聲喊冤,呼嘯而來的話語,彷佛颶風席卷。
攻勢又如同浪潮一般,要讓李岩輸了這場公審。
如此。
他們才有可能裹挾民意活下來。
李岩卻依舊淡定。
沒有叫人上來手動閉嘴。
因為那樣,就算是他輸了。
若要直接動用暴力,那一將老爺們拿下,他就可以學大將軍,直接把人都砍了。
之所以不學大將軍。
而是公審。
那是因為他要殺人誅心。
不僅僅隻是要官紳老爺們去死,更是要讓他們遺臭萬年!
避免未來有人給官紳招魂。(李岩還是小瞧了未來人的腦殘,秦檜等奸賊,都那樣釘死在曆史的恥辱柱上了,不還是有人要給其洗白。乾隆都看不慣,給定的投降滿清的貳臣,在後世更是直接有紀念館,這就是不掃乾淨房子的後果。)
也是要明確自己在這裡樹立的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