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三武一宗沒武王一根毛狠(1 / 2)

不得不說。

孫可望真的是天命種田人。

自張獻忠放權,還沒入雲南,他便提出了約法三章那套,要效仿昔日明太祖多積糧,緩稱王。

與當地豪強、沐王府以及其他心向明室者等約法三章。

1、不用大西年號,改用崇禎年號。

2、不隨意殺人。

3、不焚廬舍,掠婦女。

這一套,讓大西軍入駐雲南根本沒花多少時間,更沒有損失。

甚至還因為收複了當地明軍而壯大!

三個月的時間便占領昆明,壓製各地土司,徹底壓製沐王府,勢如破竹的統一了滇地。

就此,他們總算是有自己的一個大基地了。

在準備向外擴張的同時,大西軍對於黔地也是虎視眈眈,開始著手拿下。

因為他們人太多了。

大西王覺得,滇地素來貧苦,曾有人言滇地沒江南一縣之富。

且在外部發生大旱蝗災的時候,這裡麵也是同樣災害連連,戰火不斷,民生凋零到了極致。

可謂百姓困苦,餓殍盈野。

一個滇地,養不起他們。

在這過程中,大西王放權,專心於帶兵,與手下其他三個兒子到處征戰,而孫可望便是負責於後勤。

在全麵掌控後方權力之後。

孫可望竟覺醒了民本思想。

他覺得,滇地之所以窮成這樣,主要原因還是要供養的太多。

終明一朝,沐家和當地土司一直推行的是農奴製!

兩邊聯手,真可謂是‘開門節度,閉門天子’,這群土皇帝壓榨百姓的有多離譜?

他們合占了滇地的九成土地!

隻有不足一成是百姓的!

麵對這個爛攤子,孫可望便開始著手進行改革,打土豪分田地,直接摧毀了領主農奴製,推行營莊製改革,且大修水利工程以工代賑,使得雲南經濟迅速恢複,打開了新局,開始了從未有過的大發展。

已經不是單純運營的井井有條了。

隻用了一年!

滇地大豐收。

在張獻忠與其他三王子率軍拿下貴州的時候,雲南也已經出現了‘物阜民豐’的場景。

他又進一步對商業政策和吏治下手。

隻是兩年的時間,亂世中竟出現了終明三百年都難以出現的盛景。

亂世之中,一處桃源算是出現。

大西軍根基,於此大西南牢牢的紮下了根基。

便是一直在注意這邊情報的江南方麵都目瞪口呆,驚詫萬分。

這他娘是流寇出身的?

內政方麵未免也太厲害了吧?

而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等展現出的比老一輩張獻忠打仗還要無往不利的能力,亦是讓人驚詫。

他們能感覺到一股雄姿勃發的跡象。

紀塵得到消息的那時,李自成是在他身邊的,看的都羨慕到流淚。

這張獻忠到底是厲害,收的義子怎麼個個如此頂?

如今的大西軍。

內政有孫,打仗有李,上頭還有一個老爹鎮場子,兩人便也沒有如原本曆史線那樣彼此之間爆發激烈的矛盾,以至於影響前線戰局。

這讓大西軍空前絕後的強大。

這也是他們馬不停蹄的又對安南、緬甸動兵的根本所在。

直接打出了一個降維打擊!

即便是兩線開戰。

大西軍也還是無敵。

緬甸方麵,局勢還緩慢,由劉文秀做主將,目標是穩住就好。

而對於安南,則是buff拉滿。

聽說安南對漢人燒村之後,張獻忠,李定國等的民族情緒一下就爆炸了。

率大軍數萬,戰象十餘隻,全力對安南猛攻。

一路大捷,連拔數城,萊州、山蘿、安沛等地皆入大西軍之手,連殺安南南北朝大戰期間的名將,甚至其中有入了安南武廟的人。

張獻忠對此還表現出相當的不屑,都不屑於記那些名將的姓名。

在他看來,那玩意也能叫名將?

便是李定國,也忍不住嘲笑。

就這大貓小貓兩三隻,也敢學天朝上國搞武廟?

都什麼垃圾?

這時,鄭主才慌了。

意識到這支所謂的賊配軍,便是比大明真正的軍隊還要恐怖。

他親自率軍,把守嚴關,使用荷蘭人的大炮覺得這局必定穩了。

可惜。

李定國對炮兵特攻,原本曆史線上,孔有德大炮使的好吧

正因孔有德投靠,清軍才能在火器上領先大明,靠著孔有德,清軍才能在遼東如此輕易的攻城拔地。

因此,孔有德乃三順王之首。

可原本曆史線上,李定國南下,攻擊泉州,一天拔下城池,連殺守將孫龍,李養性。

後麵圍攻桂林,逼得孔有德自焚。

此刻對鄭主也是如此。

這在安南縱橫風雲,曾親自帶兵將莫朝亂殺的鄭主。

不如李定國一根毛。

張獻忠坐鎮後軍,保護後勤線,防止安南人動亂。

李定國則馬不停蹄,繼續猛衝,命戰象突前,摧枯拉朽般攻破關隘,安南之軍浮屍江上,死傷慘重。

鄭主鄭梉僥幸保住一條命,如喪家之犬遁回河內。

戰局稍縱即逝,李定國沒能將他一把抓住,也缺乏繼續攻城伐地的能力。

便隻好率領大軍前往鎮南關的方向。

那裡正由鄭梉之子鄭柞親自帶安南主力猛攻。

但廣西民風向來彪悍。

鎮南關又哪是那麼好拿下?

打到李定國都殺到河內了,鄭柞還在叩鎮南關。

可謂叩的頭破血流。

他們精心準備的突襲作戰,其開門紅卻是無數安南士兵被打的血肉模糊的軀體。

想撤。

但卻被死死咬住

此刻陷入了被圍攻的境地之中。

這不禁讓鄭主絕望。

如果不是經曆了李定國一敗,他此刻肯定要罵自己那狗兒子無用,之前,他就是這樣的。

得知鄭柞在前麵叩個鎮南關叩的頭破血流後,大罵畜生,恨得咬牙切齒,覺得當初就應該把他射在牆上。

但現在。

他知道了。

這不怪他兒子。

是!他的大軍不該如此之弱。

他們這些年南北朝,年年大戰,久經戰火人人都訓練精銳,火器又精良,都是荷蘭貨!

可他親自出手都被李定國打成了這個鳥樣!

“我的兵!我的兵啊!”

鄭主在河內哀嚎。

他那幾萬主力,必定要被送的乾乾淨淨了

他的兒子,恐怕都要死在那裡。

那個李定國,實在是太厲害啦!

他守城戰,都被一天拔城,差點慘遭打死,跟爸爸打兒子一樣。

更彆說他的兒子了。

他千不該,萬不該。

不聽臣子的勸,對大明動手。

更是在那張獻忠都明目張膽對安南想要掠奪的時候,還豬油上了心,繼續打廣西,欲掠奪啊!

如今。

鎮南關那邊主力一被消滅,必然就輪到他死了。

“王上!現在該怎麼辦?”

“若拿不出個章程,據說他們大西號稱五十萬大軍入我安南,號稱沿途敢有抵抗者,便殺無赦,族誅。”

“在山林中頑抗,他們大西軍便直接放火燒山。”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