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茵眼睛一亮,突然明白了一個道理;沒有方言的驚才絕豔的表現,“哈弗”和“劍橋”還會不會向華夏伸出橄欖枝?答案是否定的。
袁茵滿臉慈愛的望著方言兩人,微笑著說道:“你兩個跑哪裡玩去了,快坐下喝杯茶。”
裴佩寧一臉的不自然,無可奈何坐在袁茵身邊,方言坐在左秘書邊上…
不一會,飯菜準備好了,五個人邊吃邊聊。就聽袁茵說道:“老柳,教育部那邊你先通個氣,隨後我再和他們溝通一下。”
說到這裡,她又看了一眼方言,自信的說道:“你們有方言在,應該問題不大。他們還需要方言的支持,有些地方該做出讓步的還得讓步。”
聽到袁秘書長的話,方言突然感覺到,飯菜也失去了味道。突然有一種被套路的陰謀感,襲上了心頭。
方言的京都之行要結束了,明天晚上就準備回寧都。這天下午,方言和裴佩寧收拾些學術資料,辦公公室電話響了。裴佩寧接完電話說道:“是一號保健組打來的,有個老首長病情反複,專家組拿不定,歐陽主任想讓你出麵看看。”
方言一聽是一號專家組的,心裡有些警惕;“這個組保健的都是最重要的人物,信息都是非常保密的,不到萬不得已,不會讓自己一個替補隊員上場。他知道,餘老國手就在這個組,看來病情不容小覷。”
思索了一會,也沒個頭緒,他也不再考慮了。索性直接問道:“有沒有說,啥時候出診?”
裴佩寧想了一下,有點不確定的說道:“好像沒有說確切的時間,讓你準備好等通知。”
快下班了,辦公室電話又響了,這一次方言親自接起來。是汪副主任打來的,就聽他說道:“下班不要回家,先在食堂吃飯,晚上有個急診,我們一起過去。”
放下電話,方言一臉的鬱悶,讓裴佩寧先回家,自己晚上要出診。
傍晚七點,方言在辦公室裡,趴在電腦上下圍棋呢,就聽見辦公室門被敲開,汪副主任和一號組的組長潭江走了進來。見方言一臉的風輕雲淡,一個人無聊的在下棋。
汪副主任笑嗬嗬的說道:“還是年輕好啊!這群老專家聽說要出診,一個個如臨大敵,心事重重的。”
潭江接口說道:“方主任是藝高人膽大,也是底氣十足的表現。哪裡像我們,聽見出診都戰戰兢兢的,說實話,心裡都沒底呀!”
兩個人一唱一和,搞得方言有點暈,無奈的說道:“二位領導,啥時候出診呀?我都等了幾個小時了。”
兩個人對視了一眼,就聽汪副主任嗬嗬笑著說道:“是這樣的,你知道我們保健委各組的規矩,尤其是一組和二組,人員的調整或增加,要經過很多部門的層層審批。除非有特彆情況,否則,規矩不能破。你的特批被駁回了,主要是審查通不過。你的父母欄裡是空白的…”
聽完兩位領導的話,方言心裡有些不舒服,心裡暗腹;“好像我求著要去給他們看病似的!”
方言有些不高興了,直接說道:“兩位領導知道我是個孤兒,硬要問我的父母情況,可惜我也不知道。看樣子,我可以回家了。”
說罷,拿起手包準備要走。潭江急忙說道:“方主任,要不,您看看病曆資料,我們研究一下病情如何?”
方言愣了一下,微笑著說道:“我是大夫,不是神仙。患者的身份也不容許我們這麼兒戲,見不到患者,我無能為力,也無可奉告。”
方言的話讓潭江有些羞愧,自己也是多年的保健專家,如今也是病急亂投醫。這麼幼稚的話都說出來了,這要讓其他專家知道,不知道會如何看待自己。
汪涵也無可奈何,隻能和潭江辛辛的離開。
第二天,方言去蘇老和徐老家裡轉了一圈,當天下午,就和汐月姐妹倆返回了滬市,晚上九點多就回到了寧都。
邵婉彤的身體一天比一天強了,如今已經能拄著拐杖自己在家裡行動了,雖然顯得很笨拙,但已經向健康邁出了一大步。
見到方言,邵婉彤心裡非常的開心,坐在身邊問長問短,很是溫馨。耽誤了一周時間沒有治療,方言急忙為她做了全套的針療按摩。
早上七點多,就去了特勤處,看了一陣宴小慧送過來的資料,聽溫玉澤和李瑞雅彙報了處裡的運行情況。
方言滿意的說道:“這段時間我的破事比較多,你們幾個都辛苦了,往後處裡的工作你們多擔待些。如果我不在時,有啥拿不穩的事情,溫處長和李科長你們幾個,多和培訓基地的鄭處長溝通解決。”
幾個人都點頭應承著,就聽宴小慧說道:“我們知道處長忙,我們也高興為處長分擔。誰讓您這麼優秀呢,一肩挑三職。我們心裡都很驕傲,得了獎勵要請我們吃飯,你的軍功章裡也有我們的一半。”
話音剛落,幾個人都笑了起來。
方言嗬嗬笑著說道:“那還等什麼,這周末讓大家回來一趟,我請大家去寧都度兩天假!費用我全包。”幾個人都高興的叫了起來。
方言又說道:“這段時間大家加班加點的,都很辛苦,除了把正常的費用報了,記得把獎金申請出來給大家發了…”
包恒祥不愧是地產大亨,他的工作效率高得驚人。今天是“華夏醫療救助醫院”奠基開工的日子,方言一大早就來到了位於“海域灣”的建築工地。
工地現場,彩旗飛揚,數百輛工程車整齊排列,猶如一支等待檢閱的隊伍,場麵頗為壯觀。工地上的人們忙碌而有序,他們戴著紅藍帽子,穿梭於工地之間,仿佛在演奏一曲勞動的交響樂。
方言站在工地邊緣,望著眼前的景象,心中感慨萬千。他看到了建築工人的辛勤付出,也看到了包恒祥的管理能力和效率。
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工程效率顯得尤為重要,而包恒祥的團隊從規劃,設計,工程設備的進場零基礎上,經過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能夠以如此之快的速度推進工程,這讓方言對他產生了更深的敬意。他知道,這背後離不開包恒祥的精心策劃和管理,也離不開每一個建築工人的辛勤付出。
他在一個小山包邊上找到了楊雪,臻海濤和幾個工程指揮人員,他們一個個佩戴著白色的安全帽,一個施工人員手拿圖紙說著什麼,一個工程指揮人員對著一片空地指指點點…
方言站在後麵靜靜的欣賞著,這一刻,他感覺